我区两项成果荣获“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11月4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向社会公示了“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部分奖励名单:66家单位和95名科技工作者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32家单位和61名科技工作者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59项产学研合作成果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4项,二等奖51项,优秀奖64项;10家园区基地被评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35家企业被评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22个城镇被评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
由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工程研究院、内蒙古山水绿景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浇网格生态护坡工程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完成的“燕麦育种技术创新及优质专用新品种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这两项成果的上榜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励家族中增添了“内蒙古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浇网格生态护坡工程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所取得的“一种现浇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刚刚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项目针对北方高寒干旱地区道路、矿区开发多、水土流失严重、边坡稳定性差、植被成活率低、反复绿化率高、维护时间长等一系列边坡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问题,从护坡工程的稳定性、抗冲刷能力、护坡植被三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以实现边坡稳定、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生态平衡相统一为目标,开发出一整套合理经济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适用于高寒、干旱地区的生态边坡防护技术。经鉴定,项目成果“现浇网格生态护坡工程技术集成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巴彦淖尔市乌不浪口省道212线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乌海市千里山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乌海市巴音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等公路边坡、河流岸坡、矿山地质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生态护坡生态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示范,成果转化收入达1000余万元。
据了解,“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设立于2009年,是面向国内产学研合作及创新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和成果颁发的年度荣誉奖,也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奖励下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以及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等奖项,旨在充分调动各方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向高层次发展。11月26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市联合主办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届时将隆重举行“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