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工作十大亮点

13.01.2016  18:06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盘点2015,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级公安机关顺应改革大势,厚积薄发,勤耕不辍,浩然之气日盛,务实之风正隆。

  一年来,全警上下,破旧立新,行务实之法;推陈出新,走效能之路;忠诚爱民,做有为之事;

  一年来,全警上下,侦查精锐破垒攻坚,治安防控固若金汤,专项行动剑指七寸;

  一年来,全警上下,交通管理疏堵保畅,反恐处突强势出击,信访接待解济民忧。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回首2015,全警上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的高度认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纪律公安、法治公安、人民公安是新时期对内蒙古公安提出的更高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无私奉献是新时期赋予内蒙古公安的更高使命。过去的一年,内蒙古公安用实际行动证明是一支能打硬仗、擅打胜仗的忠诚铁军”。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马明如是说。盘点是为了更深刻的铭记,回望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行!

   亮点一: 反恐处突能力全面提升内蒙古公安机关与俄蒙及周边省区签订多项反恐合作框架协议,与蒙古国警察总局联合开展了“雄鹰—2015”中蒙边境地区警方联合反恐演练;选派精干特警,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赴疆反恐轮训执勤任务;依法妥善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形成了围绕实战、服务实战、保障实战的反恐处突模式。

  

向中蒙联合反恐演习官兵敬礼

   亮点二: 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全面提升动态环境下管控社会治安的能力,常态化组织开展“震慑”“春雷”“治爆缉枪”以及打击“两抢一盗”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截至11月底,全区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7.2%,八类主要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8.5%,命案侦破率达到99%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及时侦破包括“3.20”案件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首府呼和浩特市96天街头无“两抢”案件发生。

  

震慑”系列专项行动成为公安品牌

   亮点三: 全区未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2015年,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以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模式引领警务改革,多措并举,积极创新“打、防、管、控”模式,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整体防控、精细防控、技术防控措施。一年来,通过加大治安防控平台和公路公安检查站建设,扎实推进重要基础设施、重点部位和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推进治安隐患大排查工作,从防范处突实际出发大力推动公安特警队伍建设,全面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力度。

  全区公安交管部门先后部署开展了“平安”系列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震慑”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等27个专项行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40余万起。全面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制度,加强对消防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管理,制定针对性灭火救援预案,开展消防演练。截至11月底,全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11%和12.87%,火灾起数和直接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3.65%和9.63%,连续20年未发生重特大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是全国消防工作考核4个优秀等次省区之一。

  

多警联勤检查保障公共安全

   亮点四:重大活动安保万无一失

  2015年,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全国和自治区两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及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首届中蒙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和重要节日安保任务386场次,出动安保力量近14万人次,未发生任何事故。

  

民族运动会等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亮点五: 区域警务合作更加密切全区各地新建各类警务协作机制127个。

  加强与环京、环疆、东北、西北警务协作区成员单位的警务协作,成功举办了西北警务协作区第六届联席会议和内蒙古环首府及友邻地区警务协作会议第五届年会,签署了新一轮框架协议。积极拓展与俄罗斯、蒙古的双边警务协作,公安厅代表团出访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内务部,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安全局代表团来我区访问,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承办了蒙古国中高级警官研修班、蒙古国禁毒培训班,成功举办了中蒙两国边境地区缉毒执法演练。(唐建权 摄影/宋英平 韩斌 赵峰)

  

 西北警务协作主席会议召开

   亮点六:公安改革释放惠民红利

  全区各级公安机关以问题所指、民生所愿、队伍所盼为导向,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稳步高效推进公安改革。以自治区党委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公安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公安改革任务分解表》《公安改革实施规划表》,实施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做到事权划分清晰、责权边界一致。在机构管理、编制管理、专业人才招录、警辅人员管理、关爱民警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区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突出难点问题。积极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出台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实行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交警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出入境边检实现了快速通关,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

  

内蒙古全区身份证异地办理全国领先

   亮点七:公安执法公信力明显增强

  在全国率先推行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新机制,出台了《受案立案工作规定》《执法岗位责任制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工作规定》《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办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等一系列规范执法的制度规定。会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侦查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的意见》,建立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案件抽样评估机制。积极推进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公安厅建成了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涉案财物管理库,实现了涉案资金分账核算。

  

   亮点八:警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公安厅为12个盟市和20个边境旗县公安机关配发了总价值1亿多元的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并投入1亿元装备经费、1亿元专项经费,为全区公安机关购置更新了大量警用装备。加强三级公安机关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公安厅应急物资储备库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了纵向联动的应急保障储备体系。

 

 特种专业技术车辆

   亮点九:“四项建设”初显成效

  2015年,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在按照厅党委巩固“六个体系”和“一抓九大”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把“四项建设”作为贯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研究谋划,积极实践探索,创新推进,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全区公安机关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兴建信息化实战应用平台,积极推动信息化资源联通共享,不断提升全区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大力构建一体化运行情报指挥机制、侦查办案合成作战机制、立体化常态化巡逻防控机制、国际国内警务合作机制、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机制、全区公安特警常态化拉动演练机制,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和公安民警职业保障制度化,不断提升全区公安机关实战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办案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全区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规范公安人事、机构管理,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公安机关政治委员工作规范》等制度,激发了队伍活力。健全从优待警制度,切实为民警解忧减压。强化公安教育训练,提升了全区民警的履职能力和警务实战素质,推进了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了队伍的履职能力水平。

  

   亮点十:公安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全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公安部“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和自治区政法委“严纪律守规矩、重实干树形象、转作风敢担当”教育活动要求,制定出台《公安厅机关秩序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民警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公安民警队伍作风纪律意识显著增强,做到了日常管理严格、办公秩序优良、警容风纪严整。制定出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委员会关于加强内蒙古公安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各级公安机关党组织建设,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加强民警思想教育,组织开展民警健步走、主题登山、庆祝建党94周年表彰、祭奠公安英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国旗奏唱国歌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民警集体荣誉感。(唐建权 摄影/宋英平 韩斌 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