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包头市卫生计生工作亮点

05.02.2016  18:36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显成效

  全力推进土右旗和达茂旗、固阳县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在自治区实现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2015年出台了13项政策文件,建立了9项工作制度,三个地区6家医院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改革关键环节,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比降低患者用药682.8万元,调整了六大类56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把医院收益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政府补偿3个渠道改为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2个渠道。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包钢第三职工医院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采用PPP模式新建新都市区医院和市儿童医院。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迈出新步伐

  确立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打破医疗资源布局瓶颈,打造具有特色学科优势专科医院。除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心医院、一附院、包钢医院)、1所三级甲等民族医院(市蒙中医院)外,其余三级综合医院逐步转型向专科医院发展。依托四医院、包钢三医院、一机医院和八医院、包钢疗养院的学科优势,打造包头市儿童医院、包头市妇幼保健院、包头市口腔医院和康复医院,填补包头市没有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空白,全市将形成传染病医院(三医院)、儿童医院(四医院)、蒙中医院(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六医院)、肿瘤医院(七医院)、妇幼保健院(包钢三医院)、口腔医院(一机医院)、康复医院(八医院、包钢疗养院)特色专科医院发展新格局。重新布局三甲医院,由一附院(昆区)迁建新都市区医院(覆盖青山区、九原区、高新区、滨河新区),形成大型综合医院均衡服务圈。

  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以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包头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兼顾已形成的合作关系基础,按照就近、属地原则,加快推进建立由三级医院牵头的医疗联合体。市第四医院医疗联盟、蒙中医医疗联合体已正式成立,市中心医院、包钢医院、市肿瘤医院、包医一附院、包医二附属医院等三级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在筹建。医联体内打破制度壁垒,通过实现人员上下流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对接医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推进院际协作等多种手段,提升全市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质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层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

  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已完成的178所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整体改善。启动建设群众满意苏木乡镇卫生院活动,争取国家低碳委员会支持实施大手拉小手项目,筹资1800万元,为36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医疗设备三大件(生化仪、彩超、DR)、三小件(血球仪、尿沉渣分析仪、心电图机)及信息系统,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慢性疾病谱建立取得重大成果

  在全自治区率先启动慢性疾病谱建立工作,重点围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脑卒中等主要慢性病,在不同人群和地区开展患病情况和分布特征等调查,组织200余名工作人员对185家医疗单位近200万份住院和门诊病例进行分析,对10000多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为合理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不断完善全市疾病谱,提升疾病防治水平奠定了基础。

  计划生育政策惠民服务见实效

  开展新家庭计划家庭能力建设,包头市成为自治区唯一一个全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城市。建立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基本信息档案和联系人制度。在自治区率先、就高(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倍标准)全面(565户)落实失独家庭一次性扶助金5912万元。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市受理“单独二孩”生育服务证申请1397例,审批1397例,出生680人。

  民营医疗机构蓬勃发展

  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形成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相辅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民营医疗机构蓬勃发展。以朝聚眼科、云龙骨科、李德皮肤病、义隆口腔为代表的35所民营医院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朝聚眼科集团正在筹备上市,集团总部将由北京迁入包头市。义隆口腔医院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基层教学医院,开创了公立大学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与民营医院全面合作的新局面。

  医疗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增强药品监管能力

  2015年包头市建立了医疗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覆盖全市33家旗县区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市中心血站、1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家妇幼保健所、67家卫生院、114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6家一体化村卫生室、5家民营医院、6家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系统依托网络信息化手段,让所有的药品(疫苗)拥有了“电子身份证”,实现对药品(疫苗)从“出生”到患者手中的全品种全程监管,完善了问题药品(疫苗)追溯机制,明确了药品安全事件责任,规范了药品(疫苗)供应,更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卫生计生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投入799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软件系统,培训基层信息化操作人员778人,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堵点。升级改造全市16家医院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为患者提供数字化、连续性、可共享的健康档案。完成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在线版升级改造工作,市辖94个乡镇办事处和1007个村居与自治区、包头市五级联网,人口信息实时变更,实现了对包头市实际居住的人口进行动态管理。

  血液工作质量再上新水平

  无偿献血和采供血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在自治区采供血机构中名列前茅,巩固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的成果,满足了包头市28家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需求。购置6台德国进口CompoMatG5型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全面提升了包头市血液成分制备能力,提高了血液成分制备质量,开启了包头市自动化制备血液成分血的新阶段,使血液成分工作更加标准化、现代化,有效地保证了血液质量和安全。

  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展爱国卫生细胞工程,创建自治区级卫生乡镇(苏木)10个、卫生村111个、卫生单位12个,市级卫生镇2个、卫生村45个、卫生社区24个、卫生先进单位58个。启动创建“健康乡村”(九原区乌兰计一村)和“健康社区”(北梁棚改区惠民社区)试点。固阳县获得自治区卫生旗县称号,包头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名医工作室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就医可及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3个以高层次人才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名医工作室,初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就医格局,充分发挥三级以上医院及各专科医院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点资源,方便了群众就近诊治疾病,提高了包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基地优化卫生考试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包头市卫生考试服务,以包头医学院为依托申报国家级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对学校实验楼进行改造,规范考场建设,并投入400多万元购买了模拟人、心肺复苏等设备,完善基地设施配置。建立考官执考数据库,对执考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执考,确保包头市医师考试工作规范严格、高效开展,成为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基地。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