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第一家古旧书店 经营31年卖出古旧书40余万册

21.04.2017  19:30

  段存瑞每天都要查看线装书哪儿有纰漏,好拿回家补救。

  谷雨时节,青城马路上的杨树、柳树都吐出嫩芽,沿街的桃花争相开放。早晨不到9点,年近古稀的段存瑞早早便来到文苑书店,整理旧书、开门迎客。而就在4个小时前,他还在自家书房里修整老旧线装书。“一修补起线装书连睡觉也忘了。”一旁的妻子埋怨道。

  段存瑞是呼和浩特人,1986年创办了文苑书店,2003年被内蒙古新闻出版局评选为内蒙古十大藏书家之一。作为呼和浩特第一家古旧书店,文苑书店店内藏书约为10多万册,其中不包括段存瑞的个人藏书。创办31年来,段存瑞销售出去多少旧书?“按一个月最少卖1000本计算,30多年最少也得卖出40多万册古旧书。”段存瑞笑着说。

  文苑书店藏身于呼和浩特大学路文化商城的二层小楼,一楼面积大约30多平米。不大的空间内,四堵墙放满书架,书架顶端的线装书、书架上的平装书摆放得错落有致。除去四堵“书墙”,书店正中用一米多高的书架围成一个“”字,方便顾客选购。由于书架过多,过道不足半米,走到窄处只够一人通行。“北方天气干燥便于藏书,主要防虫鼠啃咬,所以旧书不能堆一起,需要放在书架上,且勤整理。”段存瑞说。

  “除了书店里头的书,家里专门有个80多平米的库房摆放旧书。由于顾客兴趣不同,书店的藏书也品类很多,例如古典文学、中医古籍、世界名著、历史人文……”段存瑞打趣说,读书是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类生活必需品”,能乐在其中是一种享受。

  自嘲“藏书成癖”的段存瑞藏书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酷爱中医古籍,其二是偏好古典小说。“一个和我同龄的老中医家中医书也不见得有我多,”段存瑞笑道,中医古籍分为医经、方书、医案、医话和本草几大类。在他看来,“传承发展传统医学离不开中医古籍,所以先要有人做点抢救和保护工作”。而古典文学的古旧书籍藏书不下千册,其中,四大名著收藏版本最为丰富,《三国演义》有10余种,《西游记》有6种,《水浒传》有5种,《红楼梦》有5种。

  品类繁多的藏书虽然数目惊人,可在书海中随便挑出一本线装书,段存瑞就可能给你讲一段“淘书”趣事。上个世纪60、70年代,还在运输公司工作的段存瑞便已经用闲暇时间坐上前往南京、上海、天津、北京、成都的火车去淘换古籍。“当时一本厚厚的《康熙字典》才5毛钱,”段存瑞说,一次在上海,一位老先生提了一捆用报纸包着的书,打开报纸却是厚厚的一大摞大开本的线装书,称斤过后收废品的只给1元钱。老先生马上把书打包提走,没走多远,段存瑞就追住老先生搭讪。问出价5元卖不卖,没想到生意一口成交。回到住地他一看,“废纸”竟然是一套写刻本的《清诗别裁集》,“字体秀美,刻印也精致”。

  已经运营31年的文苑书店,如今吸引每天来往顾客不下百人,成交量却差强人意。“一天卖书最多时也就上百本,最少时也就30本左右,”段存瑞说,从理论数据来看,卖旧书是很赚钱的,比如5块钱收进来的书,能卖到二三十块,最贵的书可卖上万元。但是很多时候,收几十本书才能卖出一本,店里的书也就越来越多。“人家做30多年的买卖挣下的是钱,我们开旧书店30多年挣下的全是书。”段存瑞的妻子笑着说。

  “人这一生应该有所爱好,爱书就是我的爱好。”段存瑞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自己曾给北大图书馆提供林则徐藏的道光年套印本《苏东坡诗集》,乾隆版的《巾箱纂》和20多册手抄孤本《东周列国志故事探源》。除此之外还给内蒙古图书馆提供多册内蒙古地方志,向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也提供不少古籍。

  在段存瑞看来,“淘换”、保存古籍不仅仅是为把“负债经营”的书店做下去。更重要的是在给广大读者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精神食粮的同时,抢救和保护一批先人智慧的结晶。谷雨时节的青城,沿街的桃花年年绽放。不过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只把手机单纯当做电话来用的段存瑞仍端坐在自家文苑书店的书墙下,对于年近70的他而言,藏书这事儿还远没到“收手”的时候。(陈立庚)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