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新牧民的故事】小账本见证大变迁 内蒙古农民32年家庭收入翻番100倍

14.04.2016  12:38

  

  敖力召手写的账本。

  敖力召夫妇认真查看账本。

  □文图/本报记者斯琴塔娜李睿红王润丰

  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西莫买村村民敖力召是十里八村响当当的人物。为啥?2015年年底,敖力召一家当选为科左后旗巴彦毛都苏木“勤俭持家最美家庭”。在全苏木8个行政村的几千户家庭中,凭啥他家就能成为最美家庭?那是因为,他有个特殊的习惯——记账本。

  从1984年至今,敖力召已经记录了96本账本。本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记录的可不仅仅是一家人的收支。那些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本子,既是敖力召一家人的“幸福账”,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变化的见证图。

  抽烟抽掉一半收入开始琢磨“省钱道儿”

  一方小院儿,三间瓦房,屋里的摆设有些略显沉旧。作为西莫买村的“首富”,敖力召的家没有想像中的奢华,甚至有些落伍。“吃的用的都不缺,不用太铺张浪费。”敖力召乐呵呵地说道。他为何与账本有个“约定”,敖力召挠挠头,腼腆地笑了。当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老伴儿一生气,把他抽剩下的烟盒偷着都给攒了起来。到了年底“哗啦”往炕上一倒,足足有上千盒。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家人年收入才有600块,他抽进去的烟钱就占了一半,敖力召傻了眼。看着这满炕的空烟盒,敖力召一发狠,不但把烟戒了,还养成了随时记账的习惯。

  从此,敖力召的身上时刻都带着一笔一本。但凡有动钱的地方,他都会在本子上记一笔。“1989年11月13日,买乳牛800元”,“1990年1月27日,春节用品,小卖店拾陆元捌角”“2015年3月28日,通辽用费275元,车费46元”……大到买种子化肥、给家人看病、供孩子上学的钱,小到买酱油、肥皂、糖块的钱,每一天的收支,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账本里的每笔账目,他都用蒙汉双语进行记录,钱款数额也用大写数字标明,年底还要对一年的收支账目进行结算。敖力召不但把账本管理得清晰有序,而且还把家中的大事小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上世纪80年代初,敖力召一家四口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地和卖牛。虽然收入只有六七百块,但粮食能自给自足,那时候他家最大的花销,主要集中在供子女读书和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用品上。遇到灾年或疾病等突发状况,地里的粮食卖不出去,家里又急需钱用,老两口也曾暗自垂泪,彻夜不眠。那一年女儿上学还缺30元学费借不到,市面上蓖麻子又卖不出好价钱,敖力召夫妇不得不卖了驴子和马才凑齐学费。为了节俭度日,他甚至把茶瘾也给戒掉了,连着好几年都没买过茶叶,老伴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小小账本见证时代大变迁

  30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富裕。这一点,从敖力召的诸多账本中也有所体现。“1990年年均纯收入3070.11元,亩人口平均767.50元整。内有农收入2090.00元整,牧纯收入860.00元整,副收入120.11元。固定资产4头牛2匹马。总收入上年的3263.52元整,下降6.3%。”“2015年纯收入64621.70元整,其中,农收入12425.00元整,牧收入25756.70元整。副收入:26440.00元整。总收入比上年增加2428.70元整,增3.9%。固定产19头牛,2匹马。”

  现在,敖力召的儿子和女儿各自成家,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别看家里人口少了,可收入却猛增。仅2015年,他家年纯收入就达到6万元,相比上世纪80年代,纯收入整整翻了100倍。不仅如此,老两口还投资了女儿经营的小超市,又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上买了一栋楼,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敖力召说,自己日子过得富裕了,但生活还得节俭,对于农村的攀比风、铺张风他很不赞同。受他的影响,他的女儿也开始记起了账本。小小账本反映时代社会大变迁。“我要把账本继续记下去,这里面有我家的芝麻小事,也反映着社会的大事呢!”这位朴实的牧民认真地说道。

[责任编辑 马铃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