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2014年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14.01.2015  17:14

  2014年,在二连浩特市委、政府及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就业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和我市“3235”发展思路为主线,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为突破口,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机制,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千方百计落实就业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维护就业局势稳定。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675个,城镇新增就业8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1.7%、107%和116.9%;创业培训170人,成功创业144人,带动就业626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70%、180%和240%;职业技能培训25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52%;家庭服务企业人员培训5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8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6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2.2%,征缴失业保险费1083.2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70.82%;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控制在2.4%以内。

  一是全力搭建供需平台,打造服务型窗口。大力开展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积极落实“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等专项措施,为求职者搭建平台,帮助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成功就业。

  二是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步伐带动就业。积极扶持新成立的2家家庭服务业企业,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加大推荐就业力度,带动就业79人,促进了口岸家庭服务业的起步发展。

  三是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利用社区平台强化“零就业家庭”排查工作,印发《您是零就业家庭吗?》蒙汉双语宣传单,挨家挨户送到牧民手中,认定零就业家庭2户,及时兑现各类就业援助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

  积极开展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帮扶工作,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24人,通过职业介绍以及灵活就业等方式,全部实现就业。

  四是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促进就业。举办家政服务、汽车修理、民族服饰制作和计算机排版工等各类培训班,共培训失业人员307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7.07% ,培训后就业率达90.14%。

  五是积极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2期,培训65人,成功创业47人,将创业实训纳入到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中,开展为期5天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今年共为69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5万元。

  为符合帮扶条件且有自主创业意愿的82名1997年前入学的大中专毕业生(含技校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资金598.6万元,解决了我市大中专毕业生的历史遗留问题。

  六是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一、成立了二连浩特市创业专家服务团,主要负责对城乡创业者进行创业服务,由人社等相关部门23名专家组成。第二、加大对初始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继续取消对创业贷款的户籍限制,首次举办了IYB创业培训班,并开展了二次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第三、扩建“创业孵化基地”。新吸纳26户,共入驻46户,带动就业96人。第四、积极与教科局配合,建立创业项目库,征集本土项目19个。第五、积极参加创业典型、创业示范店评选活动。组织2名创业企业赴赤峰参加第二届全国创业专项大赛初赛,并全部取得荣誉证书。

  七是努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促进稳定就业。加大《失业保险条例》宣传力度,将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扩面重点。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63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083.29万元,同期增长91.87%,均创历史新高;为确保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120名失业人员发放各类失业补贴59.86万元。

  确定20家监测企业,建档期期末就业人数为1013人,调查期期末就业人数为1012人,就业形势比较稳定,由此说明我市失业率较低。

  八是突出做好9类人员的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共录入2496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5821本,对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就业失业情况登记备案。

  九是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充分利用相关媒体,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企业招工信息、公共就业服务等宣传活动,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力度,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

  通过九项工作措施缓解了我市招工难与求职难的“两难”问题,稳定我市就业局势,为创建“创业二连”和“幸福二连”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