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布2019年生态气象综合监测与评估报告

09.07.2020  11:11

  内蒙古晨报融媒消息(记者温晔峰)7月3日,2019年内蒙古生态气象综合监测与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韩芳从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生态质量指数3个方面介绍。

  据韩芳介绍,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2000~2019年,内蒙古黄河流域约98%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特别是东南部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以及准格尔旗增加最为明显。从2001年最低不足12%,到2018年最高19.4%,提高了7.4个百分点。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可以反映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植被固碳能力,也是判断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0年以来内蒙古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增加3.8克碳/平方米,从最低的2000年81.9增长到2018年219.6克碳/平方米,提高了近2.5倍。区域上,约96%的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特别是和林格尔县、清水河以及准格尔旗地区增加明显,仅在河套部分地区减少。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是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覆盖度为基础的综合指数,其值越大,表明植被生态质量越好。近20年内蒙古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约13.5,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约94%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特别是东南部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而植被生态质量变差的区域零星分布于河套地区及中部部分地区。2000至2019年内蒙古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出现“三级跳”,2012至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00至2001年、2002至2011年两个阶段明显提高,2018年最高,2012年次之。2019年内蒙古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16.3,较近20年平均值增加20.1%,但低于2018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6)。

  根据总体气候分析表明:近20年(2000-2019年)内蒙古黄河流域区域年平均气温7.3℃,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倾向率为0.33℃/10年;年平均降水量290毫米,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倾向率为25毫米/10年。特别是2012年、2018年区域降水量增加明显,且降水的增加趋势高于升温的趋势。

  此外,降水的增加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同期国家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有效的利用了降水增多的有利时机,促进了植被生态的改善。

  韩芳建议,充分利用气候变暖湿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和生态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