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打好2016年脱贫攻坚战

14.04.2016  12:38

  春季的达茂草原乍暖还寒,全旗482名干部却把如春风般温暖的脱贫帮扶政策带到了每一个贫困户家中。

  这一天,乌克忽洞镇马四渠村63岁的邸拉鱼老人独自一人在家中,因为老伴儿李五又去呼市看病了。老伴儿今年75岁,患有胃病、布病及轻微脑梗已经近二十年。原本老俩口守着24亩的旱地、养着十多只羊每年可以有八千元左右的收入,日子不算拮据,但老伴儿每年一万多元以上的医药费支出让这个家庭陷入了贫困。“这些年看病已经欠了五万多了,啥时候才能还清啊。”邸拉鱼老人说起来依然是一脸愁云。马四渠村是乌克忽洞镇太平村的一个自然村,常住村民23户,像李五家这样因病致贫的就有6户,成为了此次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得知旗里的干部来自己家摸底调查是为了帮助自家脱贫,邸拉鱼老人激动地说:“我相信党的好政策能让我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16年是达茂旗精准扶贫的攻坚年,这一年要完成全旗3560人脱贫的目标任务,以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19年底实现全旗1408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达茂旗制定了《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精准施策、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通过推进“六大工程”,采取政府扶、干部包、企业带、农户动的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实现全旗稳定脱贫。

   “54321”领导干部包户帮扶

  一竿子插到底拔穷根

  “54321”领导干部包户帮扶即全旗482名干部以个人包户帮扶的形式对全旗2378人国家级贫困人口开展扶贫包扶,其中,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包扶5户,副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包扶4户,正科级干部结对包扶3户,副科级结对包扶2户,后备干部结对包扶1户。包扶干部经过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明确脱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协助农户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这一工作举措也成为了达茂旗扶贫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实施“六大工程”

  开启“造血式”帮扶模式

  为了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必须激活他们的“造血”功能。因此,达茂旗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助推贫困户脱贫。

  首先,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工程。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链效益扶贫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订单农牧业,让更多贫困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依托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对增收脱贫的带动作用;实施光伏扶贫新型产业,在已建成的“十个全覆盖”新村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其次,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地方的农牧民实行移民搬迁,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实施包括住房、安全饮水、通村道路、卫生室、文化室、电网改造、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第三,着力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工程,优先吸纳贫困户为护林员、草原管护员,积极推广林禽、林畜等复合经营模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生态产业中来。第四,大力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工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牧区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强贫困地区旗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力度,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制定贫困户子女教育优惠政策,加大就学补贴力度。第五,倾力实施社会扶贫帮扶工程,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努力实现企业和农户在项目实施方面的效益双赢。第六,努力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通过“杠杆式”金融扶贫,以财政扶贫资金担保为引导,放大贷款规模,解决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总之,就是要带动贫困户在农牧业生产中分享更多的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稳定脱贫。(孙美霞)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