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记者走基层】种下喜悦 收获甜蜜
扎赉特旗永兴村村民正在分甜叶菊幼苗。
扎赉特旗农民王凤芹在大棚为葡萄挂枝。
村干部个人贷款嘎查建设风景区
6月初,我们来到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巴彦敖包嘎查,站在600平方米的景观台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南边远处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近处的池塘里,不时有鱼跃出水面,溅起很高的水花;东边的假山凉亭精巧别致;北边的科技试验田绿色蔓延;西边几处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格外妩媚。
“我们想把这里建成一处集观赏、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君介绍说。
怎么会想到要在嘎查建景区呢?说起这件事儿,嘎查达吴殿才有话说:“以前总是从电视里看人家的村子建得咋好咋好,我们也想好起来。于是,2014年,我们专门组织30多个村民代表去全国文明村突泉县杜尔基镇杜祥村参观学习。专门的规模养殖小区、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规划清晰的生产生活区,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嘎查也成立了合作社,建设了各种公共设施,可是去了一看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回来以后,大家开会商议,对嘎查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张君曾去华西村、黑龙江第一村专门学习考察过:“他们的旅游产业搞得特别好,我们有山、有鱼塘、有树林,还有绿色果蔬,也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发展旅游业,而且还可以为嘎查创造收入来源。”
张军的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对,建景区发展旅游业,带动嘎查的发展!”
确定好发展方向后,问题也接踵而来。首先是钱的问题。目前还没有针对扶持农村牧区旅游建设的专项资金,以嘎查和合作社的名义贷款也特别难。“嘎查没有那么多资金,所以我们只能以个人名义贷款用于景区建设。”吴殿才说。从2014年景区开始建设以来,嘎查领导班子成员都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了款。有的村民还以自己的名义贷款支援村子里的景区建设。
“目前,我们已有的住宿条件还不太完善,去年来的游客就有自己带帐篷的,我们想一方面加紧投资改善这里的住宿条件,另外也可以开发出一片场地专门做户外帐篷住宿,让游客体验一下我们乡村的夜晚。我们还计划在林子里建几个休息区,好好利用鱼塘、树林,为那些爱好垂钓、户外健身的人们提供场所……”说起以后的规划,吴殿才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在景区的东边,一个50平米的游泳池即将竣工。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刚从景区遛弯儿回来的村民王文祥。说起正在建的景区,他一脸期待:“这是我们嘎查自己的景区,当初我们都是集体开会表决同意的。现在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好了,大家农闲时,也想到风景好的地方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