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十个全覆盖”攻坚战吹响冲锋号

24.06.2015  13:21
  六月的开鲁大地,生机勃发。一场以“十个全覆盖”这个“民”字号工程为核心的集中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

  一个月初见成效,两个月大见成效,三个月全线完工,号角已经吹响。工程涉及12个镇场、111个嘎查村(分场),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好做实,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真正让百姓得实惠?面对这道必答题,开鲁县给出了这样的态度:实际实用实效。

  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一班“当家人”心系基层、身入基层,一竿子插到底,轻车简从地把所有项目涉及的村屯全部走访了一遍,摸清了底数、掌握了实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坚持“八结合”原则:“十个全覆盖”建设与城乡清洁行动、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编制与推进建设、集中推进建设与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科学规划、优质实施,打基础、利长远,让所有工程真正实用、长期管用;坚持政府主导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督促检查与考核奖惩相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人人为建设家乡、美化家乡出力。

  为便于调度、“一盘棋”管理,县委成立了“十个全覆盖”集中攻坚指挥部,确定了2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61个部门单位、207名干部包联镇村。实行县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包线路、其他处级领导包镇场、部门负责人包嘎查村的责任制。每个项目所在村都派驻了一名县处级领导、一名科局负责人、两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四人工作队,他们与镇村干部、广大群众并肩作战。

  “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要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的效用。危房改造、卫生室建设、道路施工,每个工程都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马虎不得。”包联领导们这样说。

  “单位所有业务人员全都派下来了,人人有任务、扛指标,不把‘责任田’完成好,没法对组织交待,更没法对老百姓交待。”交通、建设、水利、电力等职能部门全员参与、一跟到底。

  “不管是县里的,还是镇上的,来到村里的干部都不像干部了,和我们干一样的活儿、吃一样的饭,遇上个啥为难事儿还得跑在前面。”群众对驻村干部给出这样的评价。

  “政府又是出钱又是出人,想方设法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自己再不出点力,还像话吗?把自己家院里院外、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不给全村的环境卫生抹黑,也说明咱们是有素质的农民。”老百姓有这样的认识、这样自觉,积极投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城乡“清洁行动”中来。

  行走在夏日乡村,随处可见机车穿梭、垒砖砌墙的热闹场面,随处可见干部群众同参与、共劳动的生动画面。“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开鲁广袤大地上,正喜人地生长着。

  一刻不放松,一时不停歇。四大班子县处级包联领导,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随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包联部门负责人巡回各个项目建设现场,靠前指挥,强力推进。各承担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未承担具体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也是积极配合,向中心工作聚焦。各镇场、涉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各部门,每周同时向县委、县政府和组织部、纪检委上报一次“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每天下午3点前向县委农工部报当日“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

  时间紧,忙而不慌;任务重,知难奋进。开鲁全体党员干部正发扬老区人民能吃苦、重实干、讲奉献的精神,圆着富民梦。(特约记者胡建华)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