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红十字文化 弘扬人道精神——锡盟多伦县红十字会

18.05.2015  20:28

多伦,是由蒙古语“多伦诺尔”演化而来,译为“七星潭”,亦称“多伦泊”。那里有一支红十字队伍,他们广募资金,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备灾救灾、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符合红十字宗旨的活动。如果到乡镇、学校或是村落、社区走一走,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红十字的足迹。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2006年起“人道、博爱、奉献”的号角吹响在多伦诺尔的土地上,多伦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及企业员工积极踊跃参加募捐,九年来共接受捐款466.2万元,使得红十字精神和温暖的关爱播洒到每个困难群众心中。

 

构建平台  红十字在基层落地生根

要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就必须将它植入肥沃的土地。红十字这颗种子,就是因为深深扎根基层群众,才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红十字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推动下,各乡镇分别召开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县乡两级红十字会全部走上依法建会的轨道。全县5个乡镇、18所中小学全部建立红十字会,目前共有基层组织81个。发展会员13388人(其中成人会员7917人、青少年会员5471人),发展团体会员44个。2012年县红十字会及4个乡镇红十字会分别获得自治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奖励。在“博爱一日捐,温暖千万家”活动中,基层红十字会能够在多伦县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将救助款物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在贫困大病患者及大学生救助活动中,基层红十字会负责宣传、审核、上报工作,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红十字会是一座爱的宝库,一座温暖人心的人道暖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将红十字会的火种传递给孩子,在他们心中点燃 “人道、博爱、奉献”的火种,才是传递爱的最高意义。2010年第四小学红十字会成立,于是防灾减灾知识竞赛、红十字手抄报、“我心中的红十字”征文、安全疏散演练、应急救护演练、“文明校园、 爱心相伴”演讲、“爱心餐桌”、“大手拉小手”、“好哥哥、好姐姐”评选、“助老服务”等一个个饱含爱意的活动在校园延展。2014第四小学被评为全盟红十字示范校,绽放出最绚烂的红十字之花。

 

服务民生  打造红十字救助品牌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在人生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来自外界的援助是最甘甜的蜂蜜,就像温暖、和煦的春风,拂过受伤的心灵,赶走阴霾。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开展人道救助,及时向受损害群众伸出援手,抚平伤痛,润泽心灵。

22岁的梁明慧身患尿毒症,父母务农,梁明慧生病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无法支付巨额的手术费用,年轻鲜活的生命危在旦夕。县红会得知情况后积极为这个家庭筹集救助资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梁明慧的父亲为感谢红十字会雪中送炭的温情,送来了“病魔无情红会有爱、无私捐赠情暖人间”的锦旗。2015年1月8日,县红十字会集中向52名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13.5万元。“博爱一日捐”活动开展以来,多伦县红十字会共救助贫困家庭大病患者440人,发放救助金119.8万元。

2012年5月8日,多伦县红十字会首家“红十字博爱超市”在第四小学揭牌,第四中学、回族小学博爱超市相继建成。校园博爱超市主要服务于城乡低保家庭和因病致贫家庭的学生,特困生持博爱卡可以直接领取需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超市物资由县红十字会统一采购,资金来源于“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捐款。超市每学期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红十字会筹集物资的具体情况开展贫困学生日常救助工作。第四小学红十字会负责救助对象的审查,将有限的物资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学生手中。采取救助对象全程监控灵活机制,对有困难的马上救助,将脱贫的及时退出,并定期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监督。

水滴汇聚成海洋,鲜花编织出春色。一点一滴的善行汇成爱河。九年来,多伦县博爱送温暖活动向困难群众发放物资194万余元,9200余人受益;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42人,发放救助金87.1万元;建立三所博爱超市,救助贫困中小学生2959人。多伦县红十字会努力打造特色社会救助品牌,连续开展以助学、助老、助困为主的系列救助活动,使人道救助工作系统化,红十字品牌形象不断提高。

 

生命无价  力争形成人人学急救意识

医学上把的发生意外后的头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如果能有更多人掌握科学的应急救护知识,无疑会在挽救生命时抢得先机。每年全世界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人数的100至500倍。一个普通人通过2-3天培训,就能掌握现场救护的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2013年多伦县县委、政府出台《多伦县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启动了多伦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目前,已累计培训中小学生9651人次,组织10000余师生开展防火安全、防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企业工矿员工205人取得急救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