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八十: 出神入化人石合一

16.05.2016  09:58

恩师倪东方指点张八十雕艺。

  2015年10月10日,内蒙古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揭晓,年仅27岁的张八十入榜,成为国内目前最年轻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也是这一天,全区第二届工艺美术品“飞马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张八十的巴林石雕艺作品《五毒》一路过关斩将,荣膺金奖。

  27岁的青春年华何以闪烁出如此耀眼的辉光?让我们走近张八十,走进他五彩斑斓的雕艺人生。

   得众名师亲授

  1989年,张八十出生于赤峰市一个教育世家,出生时恰逢曾祖父80大寿,故取乳名“八十”,上学时他有了学名张瑞辰,但他更喜爱“八十”这个名字,以至后来他以此名成立了“张八十工作室”,张八十的名号在业界逐步叫响。

  张八十自幼聪慧,从7岁开始,父亲将他相继送到著名油画家姜天、著名书法家王福全身边学习绘画与书法,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功底。15岁时,他进入古玉斋拜师学艺,开始潜心研磨巴林石雕刻技艺。

  2008年,张八十以专业课全国第16名、文化课和专业课内蒙古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师从于黄胄弟子史国良、李可染弟子毕建勋、齐白石再传弟子王晓辉。名师的亲授,加之张八十的天资与勤奋,使他的中国画水平迅速提升,尤以写意山水和毫锋工笔见长,其细腻质朴、自然奔放的艺术风格为其攀上雕艺巅峰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底蕴。

  大学期间,张八十始终坚守着他挚爱的雕艺阵地,每当夜深人静,他便沉醉于刀与石碰撞的美妙音乐中。每到假期,他便背起行囊,遍访江南名师。锲而不舍地追求,使他很快在这座人才济济的美术界最高学府里崭露头角。作品《岁月的沧桑》《欢乐的那达慕》荣获中央美院大赛一等奖,前者被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捧获中央美院学院奖金奖。

  大学毕业后,张八十先后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倪东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林阁等为师,潜心学习石雕、玉雕、木雕和牙雕等技艺,并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

  张八十认为,雕刻艺术表层上是刀与石巧妙结合的艺术,而深层次则是雕艺家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的释放。作为雕艺家首先应学会读石相石,感悟石之意蕴,从中找出构思的契合点,然后才是激情在石头上宣泄,灵感在石头上迸发,技艺在石头上展示,赋予石头以灵动的生命,达到“石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正是对石艺的这种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境界,使张八十的雕刻艺术日臻成熟,一块常人看来极普通甚至有瑕疵的石头,经他极富创意的巧妙构思,加上游刃有余的刀功,一件出神入化的作品便会呈现在你面前。

   玄龟》出世

  一个秋阳朗照的下午,张八十来到赤峰市区东郊的古玩市场,在一处地摊上,一块其貌不扬、满身裂纹的小毛石吸引了他的目光,他觉得这是一块足可华丽转身的石料。一问价,摊主却没好意思说价:“你随便给,如你掏100元买我一方素章,这块石头就送给你了。”张八十如获至宝,立刻买入手中。

  回到工作室,张八十迫不及待地用刀刮面,用砂纸细细打磨,再涂上石蜡。奇迹出现了,石面变得“颜色如黛、光洁若镜”,这是一块难得的墨玉奇石,只可惜上面布满了龟裂纹。如何“遮裂去绺”呢?他在自己精心饲养的小乌龟前静思,龟甲上的龟纹让他眼前一亮,灵感瞬间迸发。他连夜构图开雕,几天后,一只晶亮油黑、昂首翘望的墨玉《玄龟》出世了。作品在中国四大名石精品展会上一亮相,立刻得到众多艺术名家的赞赏。

   中国石雕第一蛇

  张八十说:“艺术的创新来源于生活的积累,一件成功的作品不是雕艺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深入观察生活,融入生活的结果。”张八十喜欢各类小动物,他认为地球是人类与生灵万物共同的家园。为了把小动物的真实形态生动地展示给人们,他在工作室里喂养着蜗牛、乌龟、青蛙、鱼,甚至毒性十足的蝎子和毒蛇,每天精心喂食、静观细品,由此对雕刻审美和雕刻语言逐步产生飞跃,对石文化真谛也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那一件件让人心动共鸣的作品也便随之诞生了。

  2015年初春,自治区第二届工艺美术品“飞马奖”评奖开始征集作品,张八十决心一试。他在自己的仓库里搬出来一块重达19公斤的巴林石料,石料颜色“很花”,且黄黑杂陈、纹理凌乱。他抚石细品,总觉得这块灵石应该是一只灵物的化身。他在小动物间踱步,当目光落在那条盘卷身躯正翘首吐芯向他示好的响尾蛇身上时,顿时灵感闪现,一条盘踞在岩石上伺机捕获食物的响尾蛇的构图出现在脑际。

  张八十将这条蛇设计为黑花蛇,巧妙地将黄色俏色于蛇的眼睑、尾部顶端及蛇芯上。响尾蛇发出声响在尾部,是蛇之亮点,但尾部高翘后极易断裂,张八十艺高人胆大,凭借娴熟技艺将蛇尾凌空跃起,又让蛇芯拉长镂细,吐出口外,在险象环生中让这条蛇灵动起来。他在蛇身上雕出两万多片鳞片,片片细雕抛光……一条蛇颈低挺、目露凶光、伺机进攻猎物的“响尾蛇”跃然眼前。

  金秋时节,当巴林石雕《响尾蛇》进入全区第二届工艺美术品展览大厅时,立刻引起了轰动。业界称赞“这是中国石雕第一蛇”,评委们评价:这件作品同时具备了“巧、险、细、神”四大特色。

  这件彰显着张八十在雕艺、构图、绘画等方面深厚功底的扛鼎之作顺理成章地将“金奖”揽入名下,并被中国邮政总公司确定为“特种邮票”公开发行。

  27岁的张八十如雕艺界的一匹“黑马”,在业界惊诧的目光中不断摘金夺银。2013年,作品《螭虎穿杯》获第14届中国巴林石节大赛银奖;2014年,作品《老伴》获中国四大名石大师邀请展金奖;2015年,作品《五毒》获第11届中国四大名石雕艺展金奖及全区第二届工艺美术品“飞马奖”金奖,倪东方大师看了他的作品后,欣然题词“石上生辉”。最近,张八十已入编由人民日报编纂出版的《工艺中国——人民眼中的当代中国百名工艺美术大师》丛书。

  2015年,张八十进入了由国家艺术基金会、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举办的全国雕刻艺术高级研修班,他是内蒙古唯一选送的雕艺大师。他说:“我还年轻,雕艺之路还很长,我会永远在路上,享受有刀与石陪伴的日子,时时聆听刀石相融时那天籁般的韵律。” (图片由张八十提供)

   小传

  张八十 学名张瑞辰,1989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5岁开始潜心研磨巴林石雕刻技艺。2015年参加全国雕刻艺术研修班,同年被授予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品有《岁月的沧桑》《欢乐的那达慕大会》《对峙》《》《螭虎穿环》《老伴》《五毒》《玄龟》等,其中《玄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老伴》获得第十五届巴林石文化节暨中国四大名石大师作品邀请展金奖,《五毒》获第十一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第二届内蒙古工艺美术品“飞马奖”金奖。(张建华)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0日13版)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