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萍:带领姐妹编织幸福
“编织鞋子时要手眼配合,力度适中,过紧或者过松都不好……”近日,记者走进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街道振兴社区志愿者活动室,看见张淑萍正教妇女们编织手工鞋。她一边讲解要领,一边做着示范,台下的十几名学员听得十分认真。
一年前,这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偶然接触了手工编织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认真查找资料,反复练习编织技巧,编织的鞋不但穿着轻盈舒服,而且色彩鲜艳、质量好,成了街坊邻里的“抢手货”。不久前,振兴社区举办妇女培训班,想请一位有手艺的老师传道授业,居民第一个想到了张淑萍。社区工作人员登门说明来意后,张淑萍一口答应下来,52岁的她成了振兴社区的巾帼志愿者。
“一双鞋连线带底成本大概40元,按照目前每双80元的售价,一个月能有几百到上千元的收入,一年算下来也不少呢。编织鞋成本低,在家里也能做,最适合闲着在家的主妇们。”张淑萍笑呵呵地说,“社区和街坊们信任我,我肯定不会辜负大家的希望。”
在培训现场,张淑萍向学员们介绍了手工编织鞋的优点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分步骤教大家绑针、钩针等编织技巧,并手把手为学员们演示和指导。大家学习起来十分专注,俨然迷上了这门手艺。“一开始我担心学不会,没想到张姐讲得通俗易懂,我还真有些入门了。等以后真正学会了,就可以赚钱补贴家用了。”社区居民王丽兰兴奋地说。
王丽兰是振兴社区的低保户,由于身体不好没法外出工作,只能每天在家做点简单的家务活儿,日复一日枯燥的家庭生活让她对生活失去了乐趣。与此同时,王丽兰自己没有收入,每年吃药也是一笔开销,全靠低保金和丈夫打零工赚点钱生活。通过学习编织手工编织鞋,王丽兰就像变了一个人,饶有兴致地问这问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我们想把这个手工编织鞋培训班真正办起来,组织更多对手工编织感兴趣的妇女,特别是下岗失业妇女走进来,掌握这项就业技能。这样一来,家庭妇女们坐在家里也能创造价值和财富了。”振兴社区党委书记宋玉先说,今后形成规模,社区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对产品进行宣传,帮助她们扩大销路。(记者 陈春艳)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31日08版
[责任编辑 马铃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