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奎:马铃薯是我的命根子

23.06.2015  12:52

  原标题:张鸿奎:马铃薯是我的命根子

马铃薯专家张鸿奎。 (图片由作者提供)

  他从上世纪50年代支援边疆从北京来到内蒙古,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马铃薯事业;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他研究出的高产、不腐烂、不退化的马铃薯无毒种薯,为我国解决马铃薯退化问题做出贡献,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他是邓小平亲自颁奖的全国劳动模范,他研究出的高产、不腐烂、不退化的马铃薯无毒种薯,为我国解决马铃薯退化问题做出贡献,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他就是被人们称为马铃薯之父的张鸿奎。

  虽然张鸿奎离开我们近30年了,但是他为乌兰察布人民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一直滋养着后辈儿孙。现在乌兰察布市已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薯都”称号,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450多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到内蒙古自治区的50%以上,占全国的1/20,在全国地级市位居第一,是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优势主产区。

   解决产量不高和种薯腐烂难题

  张鸿奎是北京大兴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市郊甲种农业学校农学专科,1942年在北京德胜门外京兆棉业实验场当技术员,投身于棉花、水稻等作物的栽培试验工作。1950年张鸿奎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来到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创马铃薯育种工作。呼和浩特市工作环境相对优越,可是他发现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的气候条件,他考察到了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夏季温度不高,加之土壤呈沙性,土质疏松,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他认为乌兰察布诱人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一定对马铃薯生长有所帮助。1960年,他毅然要求调到条件艰苦的乌兰察布盟农科所去研究马铃薯种薯。

  说走就走,当时没有汽车,只有马车,路又不好走,小女儿才3岁,搬家存在诸多困难,可是张鸿奎坚决要搬。他把自己所有的研究数据都放在几个大坛子里,坐着马车赶往乌兰察布。半路上马车轱辘深陷泥潭,车子一下失去平衡翻了下去,张鸿奎本应保护他的小女儿,可他却下意识地抱住了那些坛子,嘴里不停地叨念:“我的资料,我的资料,不能把我的资料弄丢了。”

  “我师傅就是这样,在他的一生中,没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了。听人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师傅每天被批斗完,还要再去继续工作并且丝毫不受影响。他从来不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只要张嘴说话便是他的马铃薯研究和他的工作。”张鸿奎的得意门徒闫振贵说。

  马铃薯产量不高和种薯腐烂问题是上世纪50年代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攻不破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鸿奎付出了近30年的艰辛努力。当时研究所的条件非常艰苦,科研人员少经费也不多,作为马铃薯研究室主任的他,好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从早到晚,种植马铃薯,培育种子,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背着锄头在马铃薯实验基地晃动的身影。终于,张鸿奎解决了实生种子育苗技术、生产技术等难关,并总结出南方、北方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生产及配套技术措施。实生种子在7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短短几年推广到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北方地区马铃薯一般可增产30%一70%,西南地区可增产一倍以上,而且实生种子可贮存10年左右,扭转了马铃薯低产落后的面貌。

  乌兰察布马铃薯脱颖而出。1978年,美国的研究人员专程来学习张鸿奎的马铃薯种植技术,“那时乌兰察布土地上鲜现外国人,看热闹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把张鸿奎和外国人围得水泄不通,那美国人表示了对师傅的钦佩和尊敬,并向师傅学习了这项技术。”闫振贵说。

   “把我埋葬在马铃薯试验地旁”

  “我1974年来到农科所,跟了师傅12年,他是我这辈子最敬重的人,他的工作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他教会我的不光是工作中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和品德。”讲起张鸿奎,闫振贵哽咽了。

  张鸿奎家里生活过得很艰难,5个孩子,爱人又没有工作,只靠他的工资生活。他们家吃饭都是定量的,每天每顿饭都是用一个小称量好后才吃。但他默默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再怎么艰难、再怎么辛苦从来不跟别人提起。“自己家是那样的生活状况,但他还总是想着帮助别人。当年,我跟妻子因为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师傅看在眼里,他认为我是很有才干的年轻人,就抓住自治区一位领导到农科所调研的机会,向领导说了我的困难,领导很快在集宁安排了我爱人的工作,让我能够踏实地跟着师傅继续学习和研究马铃薯。”闫老意味深长地说道。

  马铃薯事业是张鸿奎的命根子,“既然干了,就得干出点名堂来。如果只图挂个名,还不如不干呢!”这是张鸿奎工作中经常说的一句话。

  张鸿奎一直坚持去实验室研究培育马铃薯种子,一直到他去世,他心念的还是他的研究。张鸿奎去世的前一天,把闫振贵叫到医院的病房里说:“等我不在了,把我的骨灰一定要埋在马铃薯基地的边上,这样我依然能看着那片土地。”

  张鸿奎走了,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事业蒸蒸日上。该市的马铃薯领头企业民丰薯业公司依然将张鸿奎的简介和成就悬挂于博物馆中。如今,乌兰察布市通过举办三届马铃薯展洽会,该市的马铃薯种植、生产加工企业与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等20多个省市的多家重点批发市场、社区、高校联合采购中心、超市、采购企业进行了洽谈,共签订了购销、合作协议60多项,协议金额24.9亿元,销售马铃薯194万吨。(高琪宁)

   张鸿奎

  张鸿奎(1903~1986),北京大兴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市郊甲种农业学校农学专科。1950年支援边疆来到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创马铃薯育种工作,任作物系主任、助理研究员。1960年调至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任马铃薯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乌盟农科所副所长,同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时,任内蒙古农学会理事、乌盟农业局总农业技师等。1978年《马铃薯实生薯在生产上应用效果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大会奖,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政协乌盟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为我国解决马铃薯退化问题做出贡献,扭转了马铃薯低产落后的面貌,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