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昭君出塞处 今日青城风光美

16.08.2017  06:42

  ◇新华社记者 于嘉

  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訇。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意为“青城”,古时昭君出塞留下足迹。如今,当地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城市更加宜居;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学共事,共同繁荣发展。

  经济发展驾“”腾飞

  一台台服务器整齐摆放在机架上,指示灯飞速闪烁,嗡嗡低响声在机房回荡……这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内的情景。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已具备20多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搜狗等企业入驻。

  近年来,当地依托气候冷凉、地质稳定、电价优惠等优势,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吸引大数据应用企业300多家,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等领域进行深度应用开发。

  发展大数据产业只是呼和浩特市创新调控思路、激发经济活力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进一步支持乳业、生物制药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光伏、新材料、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这个市引导当地乳制品企业伊利集团,不断提升奶源基地建设和基础研发水平、建立智能工厂、优化互联网销售,效果明显;支持建设的土默特左旗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近期实现部分投产,一期项目有锂电池钢壳、充电桩、整车装配等7家企业入驻,效益可观。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城市绿化、公园建设、垃圾处理、公厕革命、老旧小区改造……一项项体贴入微的民心工程,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美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获得感增强了。

  “过去一出门就是个垃圾山,几个月时间,竟然变成了大公园。”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阿剌海公园附近的张镇说,公园里树多空气好,每天都来遛弯。今年以来,这个市开展全民参与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建筑渣土山、废品受纳场等进行清理、改造,新建140多处公园绿地,种植各类乔木、灌木2000万株,城市环境变化巨大。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东五里营居民王健光,经常到住宅楼附近一座多功能公厕——“青城驿站”歇脚。这处255平方米的“青城驿站”,集音乐茶吧、便民超市、A类公厕等功能于一体。王健光说:“以前附近没有公厕,常能看见随地小便的人,现在上厕所方便了,还能购物、休息。”全市今年开工新建“青城驿站”和环保移动公厕近9000座,完成提标改造、回购租赁、沿街开放公厕1000多家,为市民带来便利。

  小区提升改造让人们有了更多获得感。今年,呼和浩特市改造老旧小区1198个,实现180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准物业”管理全覆盖,实施垃圾清理、外墙保温、路面铺设、绿地改造等,楼变新、路变平、绿变多,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56个民族亲亲一家,就像百花园里盛开的花……”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开展的“民族团结·邻里情”活动上,身着蒙古族、回族等民族服饰的居民手持彩扇,和着歌曲《母亲是中华》的旋律,翩翩起舞。演出接近尾声,回族居民靳秀梅说:“一会儿一起来包烧麦,咱们中午会餐。”她早已备好食材,热情招呼着参加活动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和汉族等民族的老人。

  清泉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武荷香说,社区居住着汉、回、蒙古等多民族居民近9000人,特别注重民族工作,为少数民族群众办事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为符合条件的16名少数民族居民申请低保,为53户少数民族生活困难家庭申请廉租房和公租房,“各民族居民之间互帮互助,一团和气”。

  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这个市2012年起设立每年不少于200万元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降低蒙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扩大蒙中医用药范围,鼓励民族医药发展;下拨140万元,建成11个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民族之家”……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和谐互助,演奏出民族大团结、文化大繁荣的生动乐章。


【砥砺奋进的5年】内蒙古:筑牢民族团结之基
  民族团结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内蒙古新闻网
呼和浩特市32个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受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委托,政府
呼市财政局对老旧小区整治升级项目进行结算审核
      呼和浩特市亚兴小区、海外小区、国泰小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