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维纳斯”郭二玲

17.02.2015  13:23

  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传说中的爱神和美神,以断臂之形,享誉人间,体现着所有女性的大爱与凄美。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司法局,有一位失去双手的法律援助者,她的传奇故事和奉献精神感动着首府青城的老百姓,她把大爱洒在受援者的心中,成为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贴心人。人们称她为律师界的“维纳斯”,她的名字叫郭二玲。

  1982年,郭二玲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一个农民家庭,在儿时因意外永远失去了双手。但她通过艰辛努力,不仅学会了写字,还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更创造了没有双手操作电脑的奇迹。作为残疾群体中的一员,她应当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但是,她却以超常的毅力,读完了大学,走进了社会,历练成了一名坚强的帮助他人者——法律援助中心的自愿者。她的经历让人感叹唏嘘,她的故事演绎着80后新生代的精彩人生。

   挑战心理极限的强者之路

  郭二玲幼年时,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她坚韧、顽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成为专职的法律援助律师。

  2010年7月,郭二玲参加了由司法部组织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先后在和林格尔县和玉泉区法律援助中心做志愿者。工作中,她把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法律援助工作作为重点,凡符合援助条件的,一律以最快速度审核办理,尽自己所能,及时解决当事人的合法诉求。同时加大对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指导和培训力度,通过以案释法、互动交流等形式,深入浅出,讲解业务知识和办案技巧,提高当地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说起她致残的往事,谁都心痛不已。就在她刚满11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母亲把熟睡的她放到炕上就下地干活了。她醒了以后,爬到连着炕头的锅台,双手伸进了滚烫的锅里。重度烫伤的她,医生采取保守治疗,让郭二玲保全了双肢,可10个指头却陆陆续续地掉光了,手掌也萎缩了。郭二玲永远地失去了双手。

  郭二玲的母亲含辛茹苦,教二玲用残肢夹着筷子吃饭、夹着笔写字。郭二玲挑战着没有手的生理极限,克服了各种困难,度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童年。2003年,郭二玲考取了黑龙江鸡西大学。看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父母却犯了愁,为了孩子的大学梦,父母卖掉了房子。郭二玲怀揣血汗换来的学费,踏上了求学之路。

  上大学时,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创造了没有双手却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奇迹。学校为她减免学费,鸡西交警大队干警们集体为她募捐,感受到社会深情厚谊的郭二玲,从心底迸发了以后要回报社会的心愿。大学毕业的时候,她获得了法学和语言文学双学位。2007年,郭二玲第一次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当时就感动了巡考的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的同志们,大家立马看上了这个司法战线后备军。

   援助的故事讲不完

  第二年,郭二玲便通过了被国人认为最难考的国家司法考试,获得了律师职业资格。她婉拒了同学的邀请,放弃了收入颇丰的职业律师岗位,毅然选择了法律援助事业。

  2010年,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选派律师以及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志愿者,派遣到全国中西部无律师的县和律师资源严重短缺的贫困县,为老百姓提供无偿法律援助。郭二玲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她认定,这才是自己为更多贫弱百姓服务的舞台。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可,郭二玲成了一名“1+1”行动志愿律师。郭二玲常说,接受法律援助的人群大多是弱势群体,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一员,我更能体会他们的苦,也更有信心把工作干得让老百姓满意。

  按照要求,每位志愿者服务期为1年。可在签订服务协议时,郭二玲毫不犹豫地在服务期限一栏中写了“3年”。郭二玲的服务地,和林格尔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节省费用,她租住了最便宜的屋子。房间面积不足7平方米,四面没有通风透气的窗户,也没有卫生间和洗浴设施。郭二玲顶着酷暑严寒,差不多每天都在整理调查笔记、撰写法律文书。

  在和林格尔县服务的一年时间里,郭二玲办理了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0多件,接待求助的咨询群众3000多人,举行法制宣传30多场次。这样的业绩,在全市司法系统是一流的。

  当年,郭二玲刚到和林格尔县的时候,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曾向上级反映,派个残疾人来,是搞服务还是要人照顾?一年后,这位负责人说,郭二玲的工作比有手的人做得还要好。

  2011年7月,在和林格尔县服务期满后,郭二玲来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从事法律援助工作,成为玉泉区司法局全体干警的楷模。大家对她的一致评价是:“她阳光、乐观,工作勤勤恳恳,有郭二玲这样的志愿律师,是我们司法部门的骄傲和自豪。”

  2012年4月,郭二玲如约来到了玉泉区小黑河镇西二道河村,上门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简单了解情况后,郭二玲跟随村民冯志才,来到他当时与邻居发生用地纠纷的地块察看。“通过上次调解,问题已经解决了,我这次来是做个回访。”郭二玲说。

  从冯志才家出来,郭二玲又来到附近的赵树保家。对于过世的老母亲留下的不到2亩田地应该由谁耕种的问题,赵树保和哥哥一家产生了分歧,思想怎么也转不过弯儿。郭二玲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对老人尽了赡养义务的一方,在分割财产时可以多得。思想搞通了,分歧化解了,郭二玲脸上露出微笑。

  在农村,法律援助的案子大都是这样的小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候,就连当事人都理不清。“我接过的最小一起案子,涉案金额只有20块钱。”郭二玲告诉记者:“但也得耐心劝导,三番五次地与他们交心”这就是郭二玲经常保持的谦和厚实的心态。

   荣誉面前心静如水

  做志愿者两年来,郭二玲律师办理各类援助案件40多起,接待咨询当事人7000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50多份,举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培训50多次,得到受服务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虽然办理的案件大都琐碎,可郭二玲认为,处理好这些微小的纠纷,却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必要工作,关乎着法律在基层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刚开始,乡亲们都对这个身材纤瘦、身有残疾的女律师投以怀疑的目光,但时间一长,郭二玲凭借办案的专业、耐心和认真,得到了大伙的认可。“我遇上好人了,这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无人照料的62岁的受援人田满友曾遭遇车祸,肇事司机撞人后不见了踪影。在郭二玲的帮助下,田满友最终讨回了公道。

  2012年,在内蒙古司法厅和内蒙古残联的帮助下。郭二玲安装了义肢。“我有手了,今后干工作也会更加有效率了。”郭二玲高兴地说。

  郭二玲曾荣获呼和浩特市“2009年度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中华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其实,我报名参加‘1+1’行动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我自幼双手残疾,父母没有放弃我,学校没有歧视我,社会没有抛弃我。能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充满了爱。感恩亲人,回报社会,是我最大的愿望。”“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万念俱灰,哀莫大于心死。拯救心灵,同样是法律援助的责任。”郭二玲真诚地道出了心里话。面对荣誉,她是如此地平静,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如今,郭二玲已经身怀六甲,不久就要做妈妈了。“我要永远心怀感恩地生活下去,把社会给予我的回报给社会,将正能量传递下去”。平常心,感恩心,就是大爱之心,我们为郭二玲点赞!(记者 赛男)

  郭二玲,女,1982年出生于土左旗。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1+1”中国法律援助优秀志愿律师。先后被评为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优秀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及2012年度内蒙古十大法治人物和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