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微观发展11】化“苗圃”为“森林”

06.11.2016  05:05

  【 “一线镜头”】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大学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推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机械学院“金锁链”真情服务34年,上千名志愿者加入到此项活动中,先后对学校郊区麻花板村的6位孤寡老人进行义务照顾,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万小时。

  【 “百姓心声”】

  乌兰察布九天公益协会志愿者成伟:每参加一次爱心活动,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感受都很深。这些年,我和志愿者们的变化都很大,给困难群体带来帮助的同时,也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 “微观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理念,只有在一次次细微的践行中才能得到有力诠释。

  近年来,我区精心组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化、系统化、品牌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株藤蔓,在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滋养下,悄悄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人点赞的社会风尚。

  平凡中的坚守,最能打动人心。无手律师郭二玲、黄河义士王金清、“时代楷模”苏和……这些凡人善举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共同建构着温暖人心的美好图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这也让我们直观地体会到,核心价值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美德。只要有心、用心,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

  有人说,精神文明建设,做的是“虚”功,既难量化又难实做。事实上,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能受益。将义行善举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核心价值观必会成为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与行为参照。(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江)

[责任编辑 王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