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千家困暖万民心——乌达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25.11.2014  18:32

  从去年5月起,乌达区启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本着精准扶贫和相对集中资源攻坚的原则,稳步解决扶贫对象温饱、推进贫困人数阶段性减少。

  到8月底,乌达区完成了家庭“零就业”的动态清零;收入水平低于700元以下的群体由最初的4800户下降到2500多户;达到退休年龄未缴纳养老保险的户数由2400户下降到700户;需要帮扶人数由最初的6300多户下降到3300多户。

  数字的变化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贫困人群受益。在这一过程中,乌达区扶贫攻坚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运行轨道,整体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基础数据库的精准与共享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乌达区始终重视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工作情况的归档。

  乌达区要求基础数据库要做到类别清晰、数据准确,在经过反复的梳理、汇整后,形成了《乌达区困难家庭和人员入户摸底调查表》等三张样表;经过5个月入户摸底调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针对贫困家庭和人员的扶贫攻坚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类别准、构成细”。

  基础数据库按照“5天一汇总、10天一分析”的原则及时对数据库进行调整与修正,并要求镇办、社区分片、分群体每月定期采集更新数据,并上报数据最新变动情况和变动成因分析,实现了动态采集、定期更新。

  信息共享,运用充分是基础数据库建立的目的。数据库建立起来,镇办、社区通过它可以为每一个贫困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实现一户一策;所有涉及扶贫工作的单位均可以使用,且每个单位在掌握新政策和新的数据时,都要主动和镇办对接、互动与沟通,使基础数据始终处于静态的健全和动态的更新当中。

   就业创业帮扶举措到位

  就业创业是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和稳定实现收入增加的首要措施。

  在具体工作中,乌达区按照“盘活岗位存量,用好岗位增量”的原则,突出就业帮扶,针对辖区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了存量和储备岗位情况摸底调查,及时将用工企业需求告之各镇(办),逐渐形成就业信息的发布、收集、反馈和利用的循环回路;突出公益岗安置,先后召开多次协调对接会,制定实施了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工作方案,尽最大可能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突出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采取组织就业洽谈会、恳谈会和推荐就业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实现面向137名贫困大学生推荐就业全覆盖,现在已安置完成98人。

   “兜底式”社会保障积极推进

  对半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乌达区给予“兜底式”社会保障并开展了多种尝试和探索。

  乌达区积极做好“五七工”“集体工”入社保工作,千方百计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到10月份,全区已有3321人通过了社保审核工作,缴费人数达到3200余人;积极实施重性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工作,启动区级社会管理专项资金20万元,为19人次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垫付了住院费10万元,为79人办理了慢病医保卡,为350人提供了免费体检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乌达区开展结对帮扶。在全市将乌达区2485户4353人“五类人员”纳入市级结对帮扶范围的基础之上,乌达区则将与“五类人员”处于相同收入水平、生活状况和艰辛程度的1896户2612人贫困家庭纳入区级结对帮扶范围,实现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的帮扶全覆盖。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