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启创业之城“加速度”?

23.03.2015  11:38

  原标题:怎样开启创业之城“加速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呼和浩特市继续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今年,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22万人以上。同时,重点抓好就业困难和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以上。

  工作人员向前来应聘者介绍招聘岗位信息。记者 郭力 摄

  大学生研发的高校共青团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记者 施佳丽 摄

  就业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记者 郭力 摄

  在电子技能大赛上的学生谈网店创业。记者 钱曙光 摄

  呼市精简各项审批手续为创业者提供了极大方便。记者 刘志贤 摄

   择业观念要适应就业形势

  “我了解这个公司,在内蒙古地区挺有声望,我觉得网络编辑比较吃香。”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新闻学专业的蒙古族姑娘杨安娜奋力挤进人群向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投递简历。

  3月14日,2015年呼和浩特地区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暨第十一届“汇英才·聚青城”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招聘会现场,除了医院、大型证券公司等事业单位、国企、股份制公司的展位前人满为患,IT公司、电子商务网站、手机APP制作公司等互联网企业也挤满了人,更有企业趁机高薪挖角新媒体人才。整个招聘会现场人气爆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形势。据呼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彤介绍,此次招聘会共有400家用人单位招贤纳士,提供岗位8400多个,吸引了3万余名求职者参加,当天就业达成率约为31%。

  尽管招聘企业求贤若渴,但仍有不少应聘者表示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就业压力大。毕业于山西职业技术学校的呼市男孩伊利飞告诉记者,很多企业都要求入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还对学历有比较高的要求,像他这样的求职者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呼市今年1.7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相比2014年增长15%。其中市场就业依然是就业主渠道。”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伯君提醒毕业生,要降低求职门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适应就业形势。同时,个别企业应转变呆板的招聘模式,放宽对优秀人才的招录限制,注意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近几年,随着呼市产业结构调整,云计算、电子商品、有色金属等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及服务业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极大的就业空间。为拓宽就业渠道,2014年,呼市人才服务中心共举办各类人才市场招聘会103场次,邀请参会单位9949家,提供就业岗位153400个次,求职人数达20万人次,其中6.7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同时,由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已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首要招聘方式,而网上求职也是很多求职者的重要求职手段。据统计,2014年网上就业岗位数量已占据现场就业岗位数量的四分之一,但网上供需双方的成功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今年呼市在创业就业工作方面将围绕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拉动就业,跟进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家庭服务业拓展就业空间,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依托新型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有效稳定现有就业岗位。此外,还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特色品牌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推进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发挥培训补贴资金效益;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拓宽就近就地转移渠道,加强转移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加强行政协理员队伍建设,做好首府转移就业服务工作。

   政策红利为创业助力

  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创业园内,3D打印机、骨传导助听器、高校共青团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由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已成功找到盈利点。这个园区成立仅1年,就已成功引进内蒙古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等37家入驻科研单位、9位入园创业大学生,预计年产值超过7亿元。

  大学生创业园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职责不仅是培养拥有创新型创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新城区还将把创业园打造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树立创业理念、学习创业本领的第二课堂,建成自治区首家政、校、企联合创业模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在推进创业就业工程中,积极引导创业者入园进行创业和孵化。年内,呼市标准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将达到10个以上。

  除了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农民工等困难群众也是呼市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的重点人群。

  “我在政府的帮助下成功创业,让我们一家人的日子有了着落,也不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去年2月,刘瑞芳被玉泉区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后经职业介绍所的推荐参加了创业培训。由于熟悉五金商店的经营方式,且顺利享受了玉泉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一个月后,刘瑞芳在云中路开了一家五金店,现在生意做得挺红火。

  据了解,近年来,首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通知》精神,对凡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2014年,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接扶持58名农民工实现了成功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7万元,带动就业174人。

  同时,结合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建设、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大量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呼市人社部门,呼市妇联对近年来涌现出的19名创业名师、7名创业高徒、16名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进行了表彰,对土左旗等旗县的种养殖基地、巾帼合作组织等给予了资金扶持,并牵头发放了2013—2015年度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695万元,直接帮扶了515名农村妇女发展种养殖业和流通业;团市委充分利用青年企业家协会这一平台,鼓励青年农民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积极创业,并举办了“中信银行杯”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市地税部门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农民工同样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工商部门为农民工等群体创业提供高效准入服务,在办理注册登记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服务。

  今年,呼市将继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进一步提升完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首府人才市场改造为契机,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劳动力资源及就业、失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提升就业管理整体水平。(记者 施佳丽 通讯员 张洪彪)

   打好创业就业“组合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中小微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这给今后首府的创业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如果能打好“组合拳”,在经济新常态下便可借助机遇顺势而上。

  既然是“组合拳”,政府、高校、社会都得发挥自身的作用。政府要引领带动,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注意创新服务,打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官僚作风,走进基层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高校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素质,也要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帮扶举措;社会企业要积极探索发展自身的有利条件,引进优秀人才做好转型升级,以便在市场浪潮中占得先机。(钱曙光)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