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问民生】怎样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17.01.2017  12:38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和庄严承诺。如何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让我们继续在两会上寻求答案。

  要实现全面脱贫,小康路上不拖后腿不掉队,就要“精”字挂帅,“准”字当先。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深入细致的解读: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通过扶持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措施,确保20万贫困人口脱贫、14个区贫困县、3个国贫旗县摘帽。

  同时,报告中对各级政府提出具体要求:要继续加大脱贫攻坚投入,自治区本级设立扶贫产业基金,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

  人大代表赵布和说,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要加强领导,精准识别,落实责任,做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落实扶贫政策与治懒、治愚、治恶习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

  人大代表董有林认为,农民要有自己的产业,靠产业支撑才能长久发展,农民才不会返贫。同时,上级部门要有长久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达到真脱贫。

  政协委员包立群说,脱贫工作最根本的除了分类和必须的政策兜底扶贫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产业,这应该是脱贫攻坚最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落脚点。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实,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以超常规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今天的“视”问民生就到这里,咱们明天接着问!聚焦两会,“视”问民生!(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孙一帆 于涛 尤琨 程英军)

[责任编辑 杨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