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功应对今年首场明显强对流天气

22.04.2015  11:42

  4月19日至20日,暴雨、冰雹、雷雨大风一齐袭击南粤大地,广东省气象局严密监测、提前预报预警,成功应对今年以来首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

 

  本次强对流天气具有“种类多、强度强、范围广”的特点。广东多地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电、短时大风和冰雹天气,汕头还出现了水龙卷。大部分市县1小时雨量超过20毫米,清远连山禾洞镇最大1小时雨量为68.6毫米;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出现8级到11级大风,揭阳空港区为全省最大阵风13级。全省11个市(县)出现暴雨,15个市出现8级以上大风,10个地市出现2厘米至4厘米冰雹,博罗的冰雹直径达6厘米,是今年以来暴雨、强对流范围最广的一次天气过程。本次过程,全省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43站次、雷雨大风106站次、冰雹35站次;多个县(市)气象局还同时发布了雷雨大风、冰雹和暴雨预警信号。

 

  针对这场强对流天气,广东省气象局从15日开始预计本次强对流过程,并主动做好决策气象服务。16日,与中央台会商时明确了本次强对流天气落区、强对流天气种类,以便各地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在全省天气会商时组织对强对流天气进行详细讨论,提醒各级台站关注本次过程以强对流为主,注意防御局地大风及冰雹等。18日,向省委省政府发送《重大气象信息快报》。同日,广东省气象局通过下发通知和短信通知等方式,要求各市县高度重视这次天气过程,加强值守班,及时发布预警,做好面向各级领导和防灾部门的决策服务,并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醒各级防灾责任人,通过多种渠道提醒公众做好强降水、强对流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广东省气象局通过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0种渠道,包括应急气象频道、应急气象电话12121、微博、网站、客户端、短信、微信、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渠道把强对流天气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电视、电台、广播等社会媒体通过多媒体手段,纷纷发布本次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防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防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