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大漠中的一棵胡杨
11月28日,刚刚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归来的苏和老人,回到额济纳后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同家乡人民分享此次表彰大会盛况时高兴地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受表彰的代表,当总书记走到我面前时,我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激动地用蒙语问好,‘塔赛恩拜努(您好)!我是内蒙古的苏和’”。
11月26日,中组部隆重召开“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了150个先进集体和450名先进个人,我区有三个先进集体和9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苏和代表我区作交流发言,在题为“我愿做大漠中的一棵胡杨”的发言中,苏和说:“今年4月,我荣获‘时代楷模’光荣称号,这次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我觉得,为党和人民发挥余热,是对一名老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名老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党和人民要求相比,同许多晚年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相比,我还有很多差距。我决心以这次‘双先’表彰大会为新起点,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额济纳黑城地区治沙造林,让额济纳再添新绿,让农牧民再增收入。对我来讲,这就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无怨无悔的晚年生活。”
今年67岁的苏和是额旗土生土长的土尔扈特蒙古族,曾任生产队队长、额旗旗长、盟行署副盟长、盟政协主席等职。2004年,苏和从盟政协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后,说服老伴和儿女来到黑城脚下的沙漠里,投资3万多元,盖起一排小平房,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当年,他就在黑城西北角的沙漠里拉起一道16公里的围栏,将沙漠里残存的3平方公里梭梭林围住后,补植补造新梭梭苗。
“隔行如隔山”,做了几十年行政工作的苏和,对造林治沙技术等知之甚少。为了掌握相关造林技术、熟知树种特性,苏和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学习造林治沙知识,积极进行多种实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最终选择抗旱性非常强的梭梭作为主要栽植树种。十多年来,苏和用一滴滴汗水浇灌一棵棵幼苗,换来的,是一行行生机勃勃、点绿荒漠的梭梭林。如今,在他的围栏区里,已有5万多株梭梭树,一条“黑城防护林带”挡住了风沙的侵蚀。
额济纳旗人杰地灵,在这片热土上曾出过党的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牧民状元南斯勒玛、永青加布等,还有几届全国人大代表。苏和老人此次当选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再为额济纳增光添彩。苏老说;“此次当选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是对我为生态治理尽微薄之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继续治沙的极大鼓励。” 记者捌拾宝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