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一纸合同做质押 30户农户拿到贷款3980万元
原标题:一纸合同做质押 30户农户拿到贷款3980万元
这几天,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种植大户杨虎城的心情特别好,因为100万元抵押贷款已经进账,让他今年的扩大再生产有了着落。每每有亲戚朋友问询他资金筹备的怎样了,他就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有了100万,是用土地承包合同作抵押贷出来的!”
杨虎城没吹牛。作为四子王旗种植业协会的成员,他和其他29户农民以土地承包合同做质押,向邮储银行乌兰察布分行申请了马铃薯产业互惠担保基金项目贷款。正是这款信贷新产品,将为这30户农户发放贷款3980万元。
“去年我家种了1280亩设施马铃薯,收益不错,今年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就又租下了3000多亩地,正为办贷款的事儿发愁呢,没想到旗工商联为我们协调了邮储银行,我们只拿土地承包合同作个质押就行了,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杨虎城说。
邮储银行四子王统建路支行负责人郭鹏帅介绍,用土地承包合同为质押放贷,在全区邮储银行系统内还是首次。这项信贷政策的推出,将有效解决农业项目贷款难、贷款慢问题。郭鹏帅坦言:“邮储银行的此次放贷,农户最高可贷300万元,最少的也能贷到40万元。”
近年来,邮储银行乌兰察布分行切实贯彻“普惠金融”理念,先后开发了马铃薯、冷凉蔬菜加工、乳业、种猪养殖等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加大对农业支柱产业的支持。可是这一次与以前不同,土地承包合同为质押贷款的这款新产品在诞生之初就争议颇多。
一纸合同做质押,信誉怎么保障?这当然是银行系统最关注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邮储银行乌兰察布分行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在四子王旗工商联的积极配合下,最终确定了当地的放贷门槛:借贷农户必须是四子旗工商联下属种植业协会的成员,且要有1000亩以上设施田,同时还得保证连续3年种植效益较好、无亏损。
在四子王旗旗长苏耀斌看来,由旗工商联为马铃薯互惠担保基金管理作总担保,30户农户签订了联保合同,这样的担保形式大大降低了项目运行的风险,也解决了种植大户筹措春耕生产资金的难题。
“银行这么相信我们,我们又怎能没有信誉?”贷了300万元的马清原十分肯定地说,“我们绝不会欠账,一定如期还贷。”(记者王国英)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