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赛罕强制隔离戒毒所从劳动帮教成功转型行政戒毒

14.02.2015  13:06

  “开门红哎......”伴着欢快的节奏几名年轻女性敲响锣鼓,展示青春的活力;“妈妈,我对不起您啊......”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震颤了台下每一个人的心扉......这是2月12日,内蒙古赛罕强制隔离戒毒所与呼和浩特戒毒所、女子戒毒所迎新年联合演出中的几个镜头。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这些朝气阳光的演出人员在前几个月还是骨瘦如柴的吸毒人员。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帮助戒毒学员实现人生转变中,内蒙古赛罕强制隔离戒毒所也实现了“二次创业”的成功。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也随之正式更名为内蒙古赛罕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赛罕戒毒所)。赛罕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孙晓亮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感触颇深:“赛罕强制隔离戒毒所从劳动帮教到行政戒毒转型,这项工作大多数民警从未接触过,如何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完成司法厅和戒毒局的任务目标,不仅对戒毒所也对民警是个重大考验。”

  常言说,思路决定出路。由于民警长期从事劳教工作,转岗戒毒工作后,惯性思维制约执法方式的转变。在提升素质工程“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赛罕戒毒所掀起了“转变执法观念,抓好民警队伍建设”的热潮,迈出了“二次创业”的第一步。“学习了习总书记对司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后,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做好新时期戒毒工作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要用智慧和真情。”“民警把吸毒者当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看待。因为,我们工作的主体对象首先是“人”,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他们真正树立了戒断毒品的信念,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篇篇体会文章,说出了心里话,打开了民警的心扉。赛罕戒毒所趁热打铁,有针对性的组织民警学习心理学、药理学、精神医学等与戒毒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定期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业务竞赛等实兵操练活动,民警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显著提高。

  有了思想和能力的“金刚转”,赛罕戒毒所揽起戒毒执法的“瓷器活”。他们在疏通进口的同时,畅通出口,最大程度化解管戒矛盾。在出口上,与公安厅禁毒总队、呼和浩特禁毒支队、监管支队联系,向公安厅康复中心、社区调出和转送戒毒人员。在入口上,对新入所和原有戒毒人员,采取以整训方式抓好入所教育培训,让戒毒人员树立守规矩意识。通过对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身体康复、脱瘾训练以及实行日常生活用具塑化和定置管理等形式,开展询证矫治工作,达到平时良好行为养成的好习惯目的。在对戒毒人员的人文关怀上,赛罕戒毒所可谓“用心良苦”。他们严格执行戒毒人员伙食标准,合理调节膳食,保证戒毒人员餐桌上天天有鸡蛋,日日有牛奶。同时,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制度,为戒毒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医务人员24小时定期巡诊,确保戒毒人员身体健康。

  赛罕戒毒所的努力,换来的是成功果实。一年来,创造了收治床位率100%、戒毒人员教育考试合格率95%以上的记录,实现了“无逃跑、无所内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吸毒、无重大疫情”的“六无”目标。从劳动帮教到行政戒毒转型之路越走越宽。(通讯员郭铁强)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