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二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高度肯定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指出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一乌兰牧骑长盛不衰的重要根源,为推动新时代内蒙古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意为“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早年间,每当载着乌兰牧骑演出队的马车隐约可见,牧民们就会这样兴奋地相互转告。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红色的嫩芽”之所以根深叶茂,关键就在于精准地解了农牧民的文化之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当代人文化之渴,依然需要“乌兰牧骑”,依然呼唤“红色文艺轻骑兵”。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60年来,乌兰牧骑队员们一直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着艺术的创造。一个个为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无不来源于对广大农牧民生活的细致观察,无不受到牧区劳动生活、民情风俗的深刻启示。没有对农牧民生活的深入了解,没有对基层文化需求的切身感受,无数个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就不可能诞生,乌兰牧骑也不可能赢得广大农牧民的信任和热爱。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脚踩坚实的大地,深入生活,用心体会火热的建设生活;深入群众,用心感悟他们的喜怒哀乐;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在真实体验中汲取养料,在洞察时代变迁中深化主题,才能创作出更多扎根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全区各族人民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乌兰牧骑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也是对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总结乌兰牧骑60年来的宝贵经验,充分挖掘乌兰牧骑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好地推动乌兰牧骑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
古代希腊有一个神话故事,讲的是巨人安泰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身上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可一旦离开了大地,他马上便失去力量。这个故事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仰望草原文化的璀璨星空,扎根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重要指示,我们定能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汇聚磅礴力量。(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巴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