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花节节高——扎赉特旗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纪实

04.01.2016  11:42

“绰勒银珠”绿色水稻成为农民致富的“金珠”

  雪茏四野,大地静谧,又是一年农业的尾声。

  回顾刚刚走过的2015年,农业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国的产粮大旗,扎赉特旗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

  这一年,扎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原料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并继续演绎新的典范,不断描绘着新画卷。

  据统计,2015年扎旗全年粮食总产初步测算达到45.12亿斤,居兴安盟第一位、全区前列,实现了12年连续增产。

   政策“保驾”激发干劲

  新林镇新林村的朱连峰,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获得全旗玉米高产创建状元,他种的120亩玉米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012公斤。“除去化肥、耕地、收割等费用,120亩地的玉米能净赚14万多元。加上政府给我们种地农民的粮食补贴,一共能收入15万多元。”对于这样的收成朱连峰非常满意。

  近年来,该旗旗委、旗政府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来抓,旗委书记、旗长进村入户到田间,调查研究要求各地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村各项工作中心任务,全力以赴抓实抓好。

  “这几年,农民得到补贴的品种、范围和规模在不断增多。”说起支农惠农政策的好处,朱连峰是如数家珍。

  近年来,该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2015年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政策增收力度最大的历史时期,全旗累计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2552万元,良种补贴资金4279.84万元,发放物权收益保证贷款3亿元以上。农民种粮得到的实惠渐渐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好力保乡永兴村申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申国富说“不算国家给的,原先一亩地最高收入也就是三四百块钱,今年一亩地至少纯剩700块钱。”

  2015年,该旗集中资金重点支持粮食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15.8万亩,优质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的连年实施,带动了全旗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防虫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即便是在冰封雪覆蓑草斜阳的冬日午后,依然可以清晰嗅到黑土地上现代农业的浓郁气息:在好力保乡五道河子村一片白雪覆盖的广袤土地上,阳光下,银光闪闪的指针式喷灌机静静伫立田间。春日里,当这部“四跨”的小巨人大显身手时,转上一圈,60多亩的土地就可完成一次灌溉。

  在好力保乡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高大宽敞的库房内,一排排齐齐整整的农机具颇让人震撼,有现代化大工厂的气派。“我们合作社一共有200多台农机具,都是最先进的。播种机免耕,收割机,秸秆直接还田。”合作社理事长杜文义说。

  借助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东风,该旗农机装备水平这些年也快速提升,2015年全年共争取补贴资金4350万元,全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

  “这些年,农民种粮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农机装备服务水平提升,生产力提高。”扎旗农机局局长李雪山介绍。

   科技“护航”夯实基础

  “粮食高产靠的是科技,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科技种粮。”对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该旗农牧业和科技局局长孔繁玉这样认为。

  巴彦高勒镇四方城村农民刘春家里的40多亩农田都是高产创建田。“我家的地里可谓五花八门,有多个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等栽培种植方式的试验示范等,别看地块小,周围村子的农民都来这里学习,把好品种、好方法带回去。”刘春说。

  科技支撑粮食“十二连增”。2015年,扎旗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业重点科技项目培训,全年科技人员下乡培训达到650人次,赶科技大集14场,举办各类培训班百余场次,电视讲座5讲,发放各类科普资料5万余份,完成农牧民科技培训12万人次。利用国土资金在好力保乡古庙村建设水稻科技示范园区,该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000万元,催芽能力600吨,可为15万亩水稻提供优质芽种。通过水稻智能浸种催芽可以达到苗齐、苗壮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实现水稻亩增产50斤,亩增收100元,15万亩水稻可增收1500万元。同时,整合项目资金5亿元,新打机电井3785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9万亩,实施“旱改水”6万亩。

  深化种植结构调整。该旗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00万亩以上,打造巴彦高勒至努文木仁160万亩黄金玉米生产示范区,宝力根花苏木至巴彦扎拉嘎乡140万亩优势玉米生产示范带;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元,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打造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的好力保乡10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完成现代农业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旗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技术50万亩。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土地流转158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0个、新型职业农民600人。推广玉米“双增二百”170万亩,在全旗免费为农民取土样50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60万亩;统防统治300万亩;赤眼蜂生物防控玉米螟100万亩。

  开通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农技宝”“农信通”“12316”语音咨询系统。成立了兴安盟首家院士工作站,开通了“互联网+”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实现了“百名专家入万户,高产创建夺丰收”的喜人局面,使扎赉特旗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有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据孔繁玉介绍“为了带动更多农民,我们在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都要组织很多农民前来参观高产示范田,让他们看到高产创建片的巨大变化,回去后好自觉应用这些先进技术。”

  “这些年农业科技推广备受重视,各相关部门送科技下乡活动络绎不绝。但是一些抽象的科学技术农民接受起来有点困难,有实物,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接受。”孔繁玉说。“通过示范田,基层农技服务队伍站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对老百姓发展现代农业有了一个实打实的引领。”

  扎旗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复伟感慨,过去靠嘴皮子讲,光说不练,种地不见得比农民好。现在,讲起来农民听得明白,看着服气。

  的确,比起讲的,农民更信看到的。打通农技下乡最后一公里,要的还是“土办法”,走下去,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说出子丑寅卯,干出一二三四。让农民易看、易懂、易学、服气才是硬道理。

  开展的高产示范创建活动,更让扎旗实现了“专家产量”变成了“农民产量”,“示范产量”变成了“普遍产量”。2015年,累计落实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20万亩,辐射带动200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内的玉米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较非示范区增产40%;大豆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较非示范区增产30%。

   探索创新规模经营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2012年,该旗率先实施了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增粮”行动。4年来,对“十年九旱”雨养农业的扎旗来说,“节水增粮”行动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看到了节本增收的巨大潜力。

  “现在种地太轻松了,要想浇水,在家一按智能手机,水肥通过滴灌带流到玉米根部。施肥也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把氮、磷、钾肥倒入肥料罐内,肥料溶入水里通过滴灌带直接流到了玉米根部。”音德尔镇乌珠尔村陆志贵介绍说。

  乌珠尔村2000亩“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建成后,植入了玉米滴灌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准确掌握水肥等土地信息。

  先进的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该旗以勇于实践、敢于先行的豪迈气概,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用规模化做大现代农业,用机械化做强现代农业,用信息化做精现代农业,努力走出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路子。

  该旗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办主任许慧敏介绍,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以来,共投入资金1.91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任务19.1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14.8万亩,喷灌4.3万亩。涉及9个苏木乡镇(场)28个嘎查村,惠及3120户10920人。完成新打机电井1089眼、建设井房1089座、配套潜水泵1089台套、共铺设地埋管线895公里、地上辅管线590公里、滴灌带5.5万延长米;安装全移动指针式喷灌机6套、半固定式喷灌168套、滴灌首部枢纽764套;架设高低压线路365公里、增设变压器214台套。项目区内5家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项目区内农户提供统一供种、供肥、防虫等服务。

  产量提高了,劳动力解放了,收入增加了,农民轻松了,生活小康了。今年,扎旗依托“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新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灌溉面积7.9万亩,全旗节水高产高效灌溉总面积累计达到27万亩,将建成27万亩的旱涝保收、高产高效、现代节水农田。

  该旗粮食总产记录一再被刷新,干部群众稳粮、增粮的能力和信心得到进一步夯实。下一步,扎旗致力于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提升当地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驻站记者 白玉亮)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