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县: 以乌兰牧骑精神谱“芳华”

07.05.2018  20:39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王晓玲) 摇摇的驴车载着一群稚气脸庞的青年,缓慢地行走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歌声欢笑声响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乌兰牧骑的小青年又开始“赶场”了。

  峥嵘岁月 艰苦奋斗

  1977年,托克托县“全民大战挖大渠”的热火朝天景象在这片黄河之滨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铺开了。“扬起黄河水 灌溉万顷田”成为了托县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有标签,也成为了留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在那个年代里,奋战在大渠一线的干部群众最盼望的就是,在闲暇之余能有乌兰牧骑队员的欢歌笑语。

  有红旗的地方就有乌兰牧骑的身影

  乌兰牧骑承载着党的号召,出现在工厂、学校、田间地头,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在工地上,十八场演出一天下来,队员早已是疲惫不堪,几乎不能再发出声音。就这样,除了水壶外,“薄荷片”便成为了队员们长期必备的“食粮”,队员们风趣形象地调侃这是在“充能量”。苦中作乐成为当时队员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一次,准备许久的队员们又来到了乡间地头上,带来了丰富的文艺演出。可圈可点的是,舞台上的热闹景象与舞台下的观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台下观众仅有一位,是一位已年过七旬的老大娘,她全程观看了队员们精彩的演出。虽然观众只有一位,但队员们的表演热情却没有丝毫打折。演出结束后,老大娘激动地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此情此景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名队员。之后,“一个观众”的故事也成为了乌兰牧骑队员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群众的热切期盼,乌兰牧骑无论走到哪里,群众都自发地生豆芽、炸油糕款待,这种情形是那个年代里特有的。但乌兰牧骑队员却始终秉承着 “三不走”——“地扫不干净不走、水缸不满不走、吃饭不留粮票不走”。红色的血液深深地流淌在队员们的血管中,服务群众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每名队员的骨子里。

  风展党旗 百炼成钢

  托克托县乌兰牧骑驻地是一所老旧大院,凌晨4点便从排练房传出了队员们练功的声音,练功房斑驳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十六个大字——同德才能走得更近,同心才能走得更远。三代乌兰牧骑人一直秉承着同心同德的奉献理念,经过51年艰苦奋斗,创作出许许多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在对乌兰牧骑老一辈艺术家的走访中,一句话让人动容——“我们是从群众中来的,自然要到群众中去,我们要给党和政府节约财政成本,不花钱或者花最少的钱,多办些实事”。朴实无华的言语间,流露着乌兰牧骑队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1年,托克托县人民政府响应上级号召,乌兰牧骑又重新组建了起来,正式翻开了乌兰牧骑事业新时代、新篇章。在2017年内蒙古“娜仁花”戏剧节上,乌兰牧骑队员凭借原创史诗级二人台新编历史剧《刘统勋私访河口镇》,一举拿下了艺术节全部九项大奖。近些年推出的《君子津》更是进京到中央民族剧院进行汇报演出,每年上百场的惠民下乡演出,更是把乌兰牧骑的歌声传遍每个角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专业精神,把乌兰牧骑事业再次推向了新高潮。累累硕果,正是乌兰牧骑精神代代传承的结果。

  “托克托”蒙古语意为“有天鹅的地方”。新时期的乌兰牧骑队员仍延续传承着老一辈艺术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甘愿奉献又继续成为了新一代队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座右铭。乌兰牧骑已然成为“翱翔在云中圣地的白天鹅”。

  在新时代的潮流中,“五四”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乌兰牧骑青年们仍将以弘扬红色文艺事业作为服务祖国边疆的崇高理想,乌兰牧骑队员仍将是草原上最忠诚的红色轻骑兵,仍将延续着前辈走过的路,用热血青春谱写着这个时代的“芳华”。


通辽|组织开展全市乌兰牧骑调研工作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文化厅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