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扶贫情况通报 第19期

30.05.2016  12:14

(2016年第19期)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革命老区建设)办公室      2016年4月28日

 

按: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刊发了宁夏、江西赣州、贵州六盘水生态移民、健康扶贫、“三变”改革的做法。现转发,供参阅。

 

 

宁夏生态移民成效明显  增收尚存短板

 

宁夏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农村贫困人口近百万人。自2011年起,宁夏对中南部山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等11个县区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的近30余万贫困群众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宁夏自治区统计调查监测结果显示,5年来,宁夏按照“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总体发展思路,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移民收入增长存在短板。

一、移民定居顺利完成

5年来,宁夏生态移民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建设移民安置区161个,建成移民住房7.75万套,搬迁安置定居移民32.9万人,其中安置生态移民25.6万人,占移民总规模的77.8%;安置劳务移民7.3万人,占22.2%。县内安置移民11.2万人,占34.O%;县外安置移民2 1.7万人,占66.O%。移民新村实现了“七通八有”,即通电、水、路、车、广播电视、邮政、电话;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有医务站、有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有新能源。

随着移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据对540户生态移民统计监测显示,截至2015年底,生态移民每百户拥有手机209部、彩色电视机103台、摩托车76辆、电冰箱76台、热水器37台、助力电动车34台和电脑14台。

二、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各移民安置区根据实地情况,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业方面,发展光伏农业大棚等设施农业,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如,彭阳县鼓励和支持移民发展水果和蔬菜产业,建设以红梅杏、葡萄、辣椒和西红柿为主的水果蔬菜温棚530多栋。养殖业方面,以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形式,引导移民发展草畜产业。如,原州区为移民户建设庭院养殖圈舍500多栋,发展庭院小群多户牛羊养殖,促进移民区畜牧产业发展。各地还集中建设种植、养殖基地,并托管给企业,使移民通过年终分红、给企业打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如,银川市兴庆区为每户移民购买一头奶牛,交由兴庆区牙湖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园区托管养殖,移民得以分红。该区还将建成的100栋温棚租赁给企业用于发展花卉产业,使100名移民实现当地就业。

三、移民收入增速较高

据统计监测显示,宁夏生态移民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县外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1元,同比增长10.4%;县内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7元,同比增长11.4%。移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为3785元、770元、157元和926元。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和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2.O和2.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速分别为9.1%、10.8%、27.6%和16.3%,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比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增速高2.5、5.5、和O.1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低4.3个百分点。

四、移民收入增长存在短板

(一)生态移民人均收入低,收入差距增大。2015年,宁夏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和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低5784元和3481元,是全国和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的 49.4%和61.8%。生态移民四项收入与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相比,工资性收入高171元,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低3067元、33元和551元。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促进移民增收措施不一,移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2015年,5个地级市移民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差距由2014年的1036元扩大到113l元。22个县、区移民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差距由2014年的2243元扩大到2496元。

(二)经营性收入是增收短板。2015年,移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13.7%,比全区农村常住居民经营净收入比重低28.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移民区新开垦耕地多为山丘地、戈壁滩,土壤状况差,周边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移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受限;二是移民地区二、三产业规模小,水平低,从业人数少,经济效益普遍偏低。移民缺乏家庭经营项目,家庭经营对移民增收的支撑能力不足。

(三)部分移民脱贫致富仍面临挑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目标。目前,“搬得出、稳得住”已经基本实现,但部分移民致富仍存在困难。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宁夏11个生态移民县区中,9个位于山区。相比在原住地,山区的县内移民在饮水、孩子上学、交通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山区产业不发达,移民仅靠人均1-2亩的旱作耕地难以实现“能致富”的目标。此外,部分长期生活在信息闭塞地区的移民,以及一些50岁以上的移民,文化程度、劳动技能都较低,实现就业压力大,生活依然困难。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

 

 

 

 

江西赣州实施健康扶贫筑牢医疗保障底线

 

江西省赣州市通过扩面提标强能力,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筑牢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保障底线,做到健康扶贫“落地生根”。

一、扩大受益范围,贫困户享受政策红利。将原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的政策扩大到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主要是“一补一免二降”。一是参合全补助。贫困户全部由政府出资补助为其购买新农合,确保全部参合。二是免住院押金。参合贫困户在市内(驻市)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凭户口本、身份证、参合证、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户证明免缴住院押金。三是降起付标准。参合贫困户在县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报费用降至不设起付线,直接按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时,起付线下降50%。

二、提高保障水平,参合患者得到更高保障。一是提补偿标准。2016年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提高至55%,39类传染病在市定点医院救治,新农合按照60%比例给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补偿比例提高10%。二是扩支付范围。省外就诊参合患者医疗费用的85%全部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可报费用,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目录外药品费用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可报费用。三是增补偿项目。增加新农合大病保险、意外伤害和慢性病门诊费用补偿。意外伤害的大病保险补偿年内封顶线为2万元,慢性病门诊大病保险补偿比例为40%,不设起付线,年内封顶线3000元。

三、建立补充保险,降低贫困户自负医疗费用。出台《赣州市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方案》,由政府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商业补充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90元,市、县财政按2:8比例负担。参保贫困人员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现行新农合政策和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补偿后,剩余部分中属于目录内部分费用,由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90%,个人负担10%;按现行政策规定由个人全额负担的目录外住院医疗费用,由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75%,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负担5%(在出院时新农合直补时给予直接减免),个人负担20%,市外医疗机构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则由个人负担25%。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不设起付线,年封顶线为25万元。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后,新农合目录内的补偿,由原来乡、县、市的90%、80%、55%提高到现在的99%、98%、95.5%。新农合目录外的补偿,由原来的补偿水平为零提高到现在的补偿75%.80%,个人仅需负担20%-25%。累计补偿最高金额由原来每人的3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0万元。这项政策实施后,贫困人口个人自负费用比例预计将下降到1 O%左右,剩余部分还可按条件申请民政城乡医疗救助。

四、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方便广大群众就医。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卫生计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制定《赣州市基层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发展规划(201 5.2020年)》,从管理体制、政策扶持、功能定位等14个方面提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举措与要求。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把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资金纳入年度计划生育事业经费预算,优先安排贫困村公有制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

 

(据江西省赣州市有关材料整理)

 

 

 

 

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属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辖4个县级行政区,其中3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在深入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探索,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效,共吸引37万亩集体土地入股,整合各类资金41亿元,发展农民股东57万人,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空壳村”等一些农村“老大难”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六盘水市以“三变”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肯定。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资源变资产,激活自然资源。将村集体的土地、林地、水域、风物名胜、古树名木等自然资源,通过确权颁证、折算价值后,以股权形式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按股分红。目前,全市有36.79万亩集体土地、56.88万亩承包地、19.09万亩“四荒地”、40.9万平方米水面、2.75万平方米房屋入股。

(二)推进资金变股金,激活存量资产。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形成的固定资产和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持有的股金(补贴、救济、应急类资金除外,扶贫资金量化到贫困户),投入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共整合财政资金4.51亿元,占全市涉农可变资金的20.3%。其中:扶贫开发类17140.4万元,占38%;生产发展类9998.14万元,占22.16%;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类938万元,占2.0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10402.54万元,占23.06%;支持村集体发展类6575万元,占14.58%。

(三)推进农民变股东,激活人力资本。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成为股东。全市共有501个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三变”,撬动村级集体资金1.04亿元、农民分散资金1.91亿元、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资金33.96亿元入股;有15.87万户57.06万农民(其中贫困户5.1 3万户16.6万人)变为股东,占农村人口的22%。

二、初步成效

(一)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市猕猴桃、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20.75万亩,设立了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建设了水城县米萝万亩红心猕猴桃基地、盘县平关万亩刺梨基地、六枝大用万亩车厘子基地等29个省级农业园区,吸纳27万农民就业,培育了“黔宏牌”凉都红心猕猴桃、“信友牌”核桃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一产业总产值由2013年的93.8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84亿元,增加值由58.26亿元提高到114.5 1亿元,增长97.21%。

(二)促进了农民生活增收。通过“三变"改革,吸引3000多农民返乡务工,农民获得了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股份分红,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15元增长到2015年的7522元,入股农户人均增收1507元。盘县娘娘山陶正学带着上亿资产回到家乡发展农业,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己有964户2684人成为社员,对其中想入股又无资金的农户,合作社无偿借钱给他们成为股东,并承诺如亏损、所借资金由合作社承担。目前,116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三)促进了农村生态增值。将集体荒山坡入股农业企业,变荒为宝,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猕猴桃、刺梨、核桃、石榴等特色品种,找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实施的结合点,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钟山区大河镇周家寨村,将以前是“放牛坝坝”的210亩集体荒山入股民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合作社总股本的5%,产生收益前村集体每年可以获得5万元的保底分红,产生收益后每年可以获得5%的股份分红。

实践表明,“三变"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个“牛鼻子”,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有利于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带动全域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通过“三变”改革,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15年全部消除了“空壳村”。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村联合起来,组建39个联村党委,创新了联村党委领导下的多种经济组织合作的乡村治理方式。把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到改革发展第一线,锻炼成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据贵州省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