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领导论坛】刘忠诚:把“十个全覆盖”作为最大的扶贫工程来抓
把“十个全覆盖”作为最大的扶贫工程来抓
从9月6日到10月16日,我有幸全程参加了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巡回观摩,深受教育,备受鼓舞。观摩中看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我区农村牧区带来的巨变深感震撼,基层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精神深受教育,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为改变我区农牧区贫穷落后面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决心,久久为功、善做善成的坚忍毅力和政治定力,使自己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求真务实、什么叫真抓实干。
一、对“十个全覆盖”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路观摩走来,大家一致认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等等,这些都对,但我感到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落实党中央“重中之重”战略方针的重大突破。“十个全覆盖”工程抓住了我区农村牧区、农牧民最急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简单明了的目标任务提了出来,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打出了我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组合拳,使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战略方针在我区有了重大突破。
2、“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工程。它之所以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衷心拥护,就在于它解决了我区农村牧区、农牧民在小康路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工程。
3、“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最大的扶贫工程。我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党中央扶贫开发提出的目标任务高度契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我区贫困村、贫困户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这些贫困地区的面貌。
二、“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从主观上说,这项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实际上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一些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以致于在工程初期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群众不配合,实际上根本原因是我们有的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因此,要把工程实施好,真正把好事办好还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而解决认识问题要从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入手。
2、组织领导问题。主要是在组织指挥上缺乏系统性的整体安排,有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安排几条线路做一做;有的地方仓促上阵,搞突击作战,发动群众不充分,特别是缺乏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办法措施。
3、投入问题。一是整合资金不够、该整合的没有整合起来。二是金融资金使用不够,如农牧民的危房改造,有的旗县用金融扶贫贷款解决自筹部分,效果很好,三是农牧民投工投劳潜力巨大,但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四是社会力量援助也有潜力。
三、几点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十个全覆盖”作为最大的扶贫工程来抓。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补齐发展短板的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作为最大的精准扶贫工程来抓。要求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2、统筹谋划,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推进工程实施。工程实施两年来,各地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要认真总结提高,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真正难啃的硬骨头还在下一步。因此,各地应在今年冬季,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更为周密的实施方案,搞好规划设计,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限要求,明确政策补贴,明确落实责任,干部驻村入户,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把每项任务都落实到村、到户、到部门、到责任人。
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十项重点工程件件事关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地在工程实施中要实实在在解决自治区确定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把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作为重点来抓,“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要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对确实拿不出自筹资金的特困户,要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采取多种帮扶措施,确保所有贫困户住上砖瓦房。同时,还要解决群众的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工作中还要突破两个难点,一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工作。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投入问题,这方面各地在前两年的实践创造了几个一点的筹资办法,要大力推广,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扶贫的利好政策以及发动群众的巨大潜力。
4、完善政策、创新机制,靠好政策、好机制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这方面近年来在扶贫开发中各地创造不少好的做法经验,要靠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靠机制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
(作者为自治区扶贫办主任 刘忠诚)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