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富民产业的手 向着幸福大步走

24.05.2016  12:37

   察右后旗产业支撑“十个全覆盖”工程侧记───拉起富民产业的手 向着幸福大步走 

  微风吹绿了枝头的树叶,快活的喜鹊就在村落中传唱起新农村的歌谣。在察右后旗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曾经“灰头土脸”的苏木乡镇逐渐换上了光鲜亮丽的外衣,而这并不是表象上的改头换面,一项又一项真正适合农牧区发展的富民产业正在引领着农牧民走向幸福之路。

  因地制宜“石头城”巧下路边经济棋

  背靠巍峨大山,面朝潺潺流水,远眺风车林立,近享欢乐农家。坐落在集科公路23公里处的锡勒乡东大湾村,土地肥沃、牧草满山、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这让不知内情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它原是个环境恶劣的“石头城”。

  去年年初,东大湾村被确定为“十个全覆盖”项目村,当时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大多数村民还住在危土房之中,全部棚圈和院墙均由石头堆砌而成,村中道路泥泞不堪,引水渠、防洪通道和护坡年久失修,储藏窖大部分塌陷,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牛羊粪便到处堆放……

  就是这样恶劣的人居环境也没有难倒追求美好生活的干部群众。借着“十个全覆盖”的东风,乡村干部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势要为村民拓展一条产业渠道。可全村能够“创收”的资本仅有355亩旱地,这给乡村干部出了个不小的难题,但望着公路对面绵延的流水,大家便有了突破地域局限瓶颈的主意。在干部们的带领下,村民自筹部分资金,经过一年的努力,修建起183米的水渠,将集科公路南的河水引进了村庄,在原来的355亩旱地中改造出200亩水浇地。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高的价值,东大湾村摸索出了一条出路。去年东大湾村4户村民在各自的水浇地上试种了著名的“后旗红”土豆。本身优质的品种加上“喝矿泉水、吃农家肥”,这小土豆装在箱子里,以高于市场一倍的价格被收购,每亩能给村民带来3000多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今年村中的水浇地里全部种上了“后旗红”,村民们也有了新想法:集科公路是由集宁到黄花沟、格根塔拉草原的必经之路,要充分利用紧邻集科公路的区位优势,等到土豆丰收时,装箱摆在路边卖,既宣传了东大湾的绿色产品,又能卖个好价钱。

  “明年我们打算种按粒卖的‘微型薯’。这里气候适宜,有水灌溉,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周围没有扩繁种薯的基地,授粉不受外界影响,可以保证品种的纯正。”担任驻村干部的乡食药所所长彭登龙说起下一步的打算信心十足。

  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在外打工的游子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看到家乡旧貌换新颜,曾经在西安某饭店打工的田凤兰两口子有了回家搞农家乐的打算。“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田凤兰一家自筹一万二,盖起了3间砖瓦房。目前,她们正在一边装修,一边筹备着开业必备的厨具和餐饮用品。

  “要不是‘十个全覆盖’,我们也许还不会回来。以前村里地不平、路不通,村民封闭,见了生人连话都不敢说。村里除了石头啥都没有,还有人住在土窑里,真是感觉没发展。现在环境好了,发展餐饮业肯定不错。”说起农家乐的前景,田凤兰嘴角就不住地上扬。她们打算再建两三间蒙古包,把“产业”做大一点。除了田凤兰外,村里另有两户人家也在多方调查,有发展农家乐的意向。

  建设新村依托龙头企业共享产业红利

  双井村、大井坡、燕家坡和十号是贲红镇温家村委会的四个自然村。其中,双井村仅有20来户人家,东西跨度却有3里之长;其他三个村都只有不到10户村民。这四个自然村都有居住分散、吃水困难、交通不便以及人口平均年龄偏高的特点,村中约有90%的住宅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针对这种状况,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乡村干部在充分征求四个自然村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拆除旧房,在双井村原村的东北方向集中建设一个68户的新村,依托龙头企业雏鹰农牧集团提供劳务、发展产业的方案。

  雏鹰是以生猪养殖为主导,拥有饲料生产、肉类加工等完整产业链体系的现代化大型农牧企业集团,其创新推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雏鹰模式”给村民描绘出了更为科学化的发展前景。

  “雏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公司负责仔猪的供应、销售及养殖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生产供给、品牌及高附加值支持,同时提供承建猪舍所用的土地及所有设备、建材等;合作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及维修、猪场的整体管理及后勤保障、外部协调;农户只要负责单户猪舍猪只的饲养和精细化管理即可。

  雏鹰公司去年开始建设,边建设边生产,预计5年能够全部达产。建设过程中,附近村庄有劳动能力的村民200余人几乎都来打工,等到建成达产后,村民还可以选择投资入股或只提供劳务两种方式继续与公司合作。农户只需投资2万元即可入股,加上集团担保贷款45万元,农户每年预计可得至少8万元的代养费;若只输出劳务,一家两口入厂养猪,每年保底可有5万元收入。

  “公司进行了很多次培训、讲座,还带村民们去河南等地实地参观,村民们看过以后,参与的积极性都挺高的。”温家村村支部书记张志军介绍说。

  在建筑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张焕成对记者说:“我们双井村有7个人一起来雏鹰工地打工,一个多月了,每天能有150元的收入。听说等建成以后养猪挺挣钱,我们也有那个心思想来这儿养猪。”

  产业支撑农牧民打工种养全不误

  一边种植草玉米,一边培育小肥羊,还不误在家门口打零工。在乌兰哈达苏木后坊村,只要是有劳动力,十八般武艺尽可同时施展齐创收。依托龙头企业蒙原公司的有利条件,乌兰哈达和当郎忽洞两个苏木包括后坊村在内的二十六七个村子,都在通过种植草玉米和肉羊育肥两项主导产业来增加收入。

  后坊村村民曹海军一家种植了78亩草玉米,饲养了54头羊。年初就与蒙原公司签订了牧草收购合同,育肥的羊也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由公司收购。“加上平时去蒙原打工,我们全家一年能有8万元的收入。”同村村民冯德宝妻子患有心脏病,还有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他自己种着近40亩地,养了70头羊,常常感慨着:“要是附近没有这个公司,我有力气都没处使。现在养羊、种地,再时常打点儿零工,我自己一年就能挣4万,基本上养得了家。”

  蒙原公司的另一项重点产业就是“草原禾牛”项目。公司将“禾牛”交给村民代养,村民需按照公司严格的标准和科学化的手段饲养,以保障“禾牛”品质。最终,再由公司将饲养成熟的“禾牛”收购加工,村民从中收取饲养“禾牛”的劳务费用。

  在蒙原的带领下,后坊村一改过去粗放的传统养殖方式,恢复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蒙原给我们每户补贴了5000元。看看我们的房屋、广场、路灯,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勤于活计难得偷闲的曹海军站在崭新的广场边上,沐浴着夕阳的柔光,笑容掬起的每一条皱纹都洋溢着难以言说的幸福。

  “十个全覆盖”对于村民长久的意义,不仅要体现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上,更要体现在产业和农牧民的收入上。结合产业发展的“十个全覆盖”,既“美了环境”,又“富了口袋”,解决了农村牧区发展的长远之忧。(张雁龙 史泽奇) 

[责任编辑 范悦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