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农民工
原标题:“据”说农民工
包头调查队的调查显示,72.5%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79.3%的农民工返乡找工作依靠亲朋好友介绍或在劳动力市场找,70%的农民工盼望政府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展专业性的技能培训——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记者 安寅东 摄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记者 安寅东 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牧区劳动力由农村牧区转向城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为了更全面了解农民工现状,包头调查队组织9个旗县区对200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对2015年就业形势预期比较乐观,对目前收入比较满意。同时,农民工盼望政府在就业培训、提高工资待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在参与调查的返乡农民工中,男性120名,占60%;女性80名,占40%。调查对象中,初中文化水平者居多数,占农民工总数的45%;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农民工总数的40%;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15人,还不足农民工总数的十分之一。他们当中有40%取得初、中级职业技术等级,而60%没有取得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45%的农民工打工年限在3年以上。从就业身份来看,72.5%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农民工辛辛苦苦,在城市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72.5%的农民工对返乡前的收入状况比较满意。调查样本中,月平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占4.7%,月收入1200-2000元的占15.6%,月收入在2000-2500元的占24.2%,月收入在2500-3000元占20.2%,月收入在3000-3500元的占15.3%,月收入在3500-4000元的占10%,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占10%。即便如此,对今年找工作难易程度的判断上,认为找工作容易的占38%,选择“不容易”“不好说”的占62%;对再次务工返乡农民工如何找工作,有79.3%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或自己在劳动力市场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扎堆现象。
由于农民工外出务工前大多缺乏相应的技术,使得他们就业的可选择性较差,许多人只能靠出卖苦力,而且挣到的工资相对不高,因而他们对掌握一门技术的需求很高。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盼望政府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展专业性的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大多受聘于雇主,保障性相对较差。大多数农民工除在家自行购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外,均没有享受到用人单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有时还遇到用人单位克扣、拖欠或者变相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袁晓园)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