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美经贸合作的智慧支撑
编者按:在不久前习近平主席访美取得的众多成果中,由我区伊利集团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内蒙古的骄傲,也是我区在实施“8337”发展思路以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全球视野创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最新事例。作为中美两国合作高端和超前的成果,中美食品智慧谷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球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形成了智慧集群,将能够极大地促进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近日,我们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全面解读“中美食品智慧谷”的功能作用、研究领域、发展模式、全球影响力以及能为两国经贸合作、农业合作、企业发展和消费者服务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以飨读者。
习近平主席对美首次国事访问圆满落下帷幕。这次访问,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正面预期,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更为两个大国间的深入合作和高层次交流带来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两国领导人推动和中美农业合作的大氛围下,由伊利集团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正式启航。
专家指出,中美食品智慧谷的成立,引领了中美智慧合作新趋势,为中美两国全方位、立体式合作的开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撑,也是强化国家发展基础的长远战略。中美食品智慧谷成立的积极意义,可从合作性、创新性、独立性、覆盖面四个方面来看。
从合作性看,中美食品智慧谷的成立仪式得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沃顿商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等众多全球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的参与,创造性地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及在农业、管理、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采取平台共享、学科共融、产学互促等创新合作模式。中美食品智慧谷是个开放的合作体系,机制灵活,成立在中美两国,却面向全球,中美乃至全球企业都可参与其中,如在农业科研领域,全球排名前三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已全部成为伊利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集聚到伊利全球创新合作体系中,这种开放性给智慧谷项目带来巨大的拓展空间和无限的活力。
从创新性来看,中美食品智慧谷做的是前瞻性研究,其引领作用不可小觑。所谓前瞻性研究,不只是修修补补式的创新,而是超越了眼前的重大创新。正如苹果对智能手机的前瞻性研究开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伊利对乳糖水解技术解决中国人乳糖不耐受的研究开辟了中国人喝牛奶的新时代,中美食品智慧谷的前瞻性研究,势必将创造更多如金典、安慕希、金领冠、畅轻、巧乐兹那样的优质产品,开辟新的消费时代。
从独立性来看,中美食品智慧谷由企业主导实施,这对其在促进中美经贸合作中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企业或其他机构相对独立运作的智慧型研究机构,在国外被称为智库。近年来,智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创新引擎之一。对已经立足于世界强国行列的中国,智库的发展更需要向高层次提升。但目前,由于智库所需的协同难度大,我国由企业牵头的世界级智库少之又少,企业与高校只是在单个项目上就“点对点”的课题进行结合。而伊利主导的中美食品智慧谷,成为了第一个由企业集聚全球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的高端、超前智慧集群,开创了企业主导智慧集群的先河。这对于弥补中外“智库”的差距,推动中美经贸合作,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从覆盖面来看,中美食品智慧谷涉及的领域广,“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生态环保、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科学发展史表明,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 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中美食品智慧谷在众多重大领域的交叉与渗透,为农业、食品和营养领域重大突破性成果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之道,是不断探索的。中美食品智慧谷作为中美乃至全球在农业食品方面“集聚院校机构最多实力最强、领域最广课题最前沿、模式最独创机制最灵活、影响最深远受益面最大”的高端、超前智慧集群,无疑为两国经贸合作智慧基础的打造,做出了有益探索,相信也会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发挥“智慧集群”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