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左邻右舍其乐融融

15.08.2016  09:35

   ——走进阿巴嘎旗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

  关上门,单家独户,生活自主;推开门,左邻右舍,相处和睦——此情此景,是进城养老的牧民宝音那老人现在的生活新状态。

   

  作为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一部分,养护院承担着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看护功能。(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永锐摄)

  “以前在牧区,串个门儿要走几十里地,住进这里就不一样了,生活方便,日子不孤单!”年过花甲的宝音那老人身体还算硬朗,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那仁宝拉格苏木那仁嘎查的牧民。入住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1年多来,他和老伴不但改善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条件,还照顾着几个在旗里上学的孙子。

  日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组在阿巴嘎旗哈乐穆吉牧民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个让牧区老人进城养老的服务机构运行良好,有效弥补了牧民养老难的短板,特别是“养老+育幼”双重服务,兼顾了养老和育幼的双重功能,给老年牧民进城陪读提供了极大便利。

  哈乐穆吉,蒙语意为“关怀”。据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企业、哈乐穆吉养老服务公司董事长邹艳文介绍,在民办公助的管理模式下,养老服务中心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入住335户、近900人,除了老人之外,还包括100多名牧区孩子。“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老人养老的天堂,儿童学习的乐园,提倡的理念是互帮互助、助敬互爱,让老人们没有后顾之忧。”邹艳文说。

   群众住得起企业办得起政府扶得起

  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经常和老人们一起读书看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摄)

  蒙古袍送贴心人,一针一线总关情——感念着中心给予牧区老人们的关照,7月15日下午,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长住户”其木德老人将特意缝制的几件蒙古袍赠送给中心负责人邹艳文夫妇。

  “开始的时候,就是想把这部分房地产资源盘活。”面对记者,邹艳文坦言,作为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他一直对“去库存”的事儿特别上心,如何发现新的需求点,让闲置的楼房产生效益,“没想到一举两得,还得到了那么多老人家的认可,这比赚钱更有成就感。”

  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顺利建成和运营,离不开当地旗委政府的鼎力推进。这里是由阿巴嘎旗政府所在地闲置的12座旧楼改造新建而成,项目总投资9690万元,其中旧楼折价4800万元,新建房屋投资1890万元,改造翻新和装修资金投入3000万元。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阿巴嘎旗根据国家、自治区和锡林郭勒盟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规定,给予规划指导、资金支持和优惠措施等方面扶持,协调各级财政扶持资金2050万元用于楼体保温、院内路面硬化、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企业基础设施改造资金不足的困难。

  把空置的楼房改造成养老机构,既实现了房地产去库存,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解决了牧区养老的大问题。

  目前,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366户,每户按30平方米到60平方米设计,配备床、炕、衣柜、餐桌、电视等家具电器。中心分为4个功能主体,即适合牧区健康老年人居住的老年社区、收养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老年养护院、适合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年人居住的老年公寓、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专业上门服务的12349上门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

  多元化的服务形式,赢得了广大牧区老人的认可。曾经分散在偏远牧区的老人,在这里告别了曾经孤单恓惶的日子。从牧区来到这里的其木德苏荣,讲述了她和几十年不见的儿时玩伴及亲友在养老服务中心不期而遇的故事,感慨不已。

  传统娱乐是老人的最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摄)

  从察汗淖尔镇来到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其木德苏荣今年65岁,主要是来伺候她年迈的妈妈、87岁的央金老人。一天,她正在院子里走,突然看到一个非常面熟的人,攀谈中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表姐、72岁的南斯乐玛!由于过去住得很远,两个人已经20多年没见面了。

  四手相握,老泪纵横……表姐妹久别重逢,南斯乐玛又去探望了自己的姑妈央金,“都这么大岁数了,要是在牧区生活,怕是再也见不上了,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相遇,太难得了。”

  人们比较关心的费用问题,也是非常优惠的——入住老人按居住方式不同,每月支付120元或270元入住费,企业享受养老服务政策补贴,旗政府对低收入、高龄、独居、失独、失能半失能等符合条件的老人每月补贴575元,给残疾人补贴入住费的二分之一。

  民办公助的模式下,各方面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和有力凝聚,实现了“牧民住得起、企业办得起、政府扶得起”。进城养老服务以低廉的支出,使长年在牧区生活的老人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出行、看病、饮食起居都更加便利了。

  “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城陪读的老人,相比之前自己租房的花费,每年能省3500元到5000元不等,同时还能享受多种养老服务。”中心员工斯琴说,学龄儿童在这里还有专门的学习和游戏场所,解除了牧民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从事放牧、务工、经商等工作。

  目前,像斯琴一样在这个养老服务中心就业的牧民子女已经有140多人。随着入住老人的不断增加,这里的就业岗位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管理用诚心服务用真心设施用匠心

  今年5月的一天,养老服务中心保健医生刚特木尔的电话突然响了,接起来一看,是牧民住户巴拉吉尼玛的号码,他“喂”了半天,对面却没有任何回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刚特木尔猛地想起,之前他上门走访时了解过,这位来自吉日嘎郎图苏木新宝拉格嘎查的老人有心脏病,而且平时经常是一个人。

  身心安乐的牧区老年人经常聚在一起引吭高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永锐摄)

            想到这里,他立即向巴拉吉尼玛住的房间冲过去,发现老人的心脏病犯了,拨通电话却已经无力说话。他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很快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使其脱离了危险。

  难怪入住服务中心的老人看着工作人员们的眼神,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女一样。这一份发自内心的信赖和依赖,是他们用诚心、用真心换来的。

  在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走访时,记者遇到了幸福的老两口——额尔敦达来和其木格。坐在餐桌前喝茶的时候,两人摊开一张中心自办的《哈乐穆吉老年报》,看到自己的照片见报,额尔敦达来乐了。

  见到客人进门,老人家热情地倒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额尔敦达来和其木格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察干淖尔镇亚干锡勒嘎查的牧民,自从住进牧民养老服务中心以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两位老人家用电器很齐全,用得也很顺手。

  作为党员模范的额尔敦达来,曾经是全盟的牧民劳动模范,这次又荣登中心自办的老年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作为哈乐穆吉老年协会的一员,额尔敦达来加入了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层。

  人常说:小孩好管,老人难管。然而,只有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优质的服务。养老中心老年社区探索实行以联系户为协调基础、以中心户为联系纽带、以老年协会为决策领导的自我管理模式,由老年人自己选出的组织机构来管理自己。具体操作过程中,由同一苏木乡镇的入住户集体推选出联系户和中心户,并通过老年人大会选出老年协会并建立党支部,老人有什么愿望和诉求,可以通过联系户、中心户反映给老年协会,由老年协会和哈乐穆吉养老服务公司沟通协商,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互帮互助的良性互动。

  来自那仁宝拉格苏木巴音锡勒嘎查的牧民老人陶都格日勒,则以另外一种方式“见报”——有感于养老服务中心的各种体贴和舒心,他写了一首蒙文诗歌《我的哈乐穆吉》,刊发在最近一期的《哈乐穆吉老年报》版面上。

  “替儿女尽孝,帮父母解难,为政府分忧。”这是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宏大的目标,需要点滴努力去实现。根据牧区老人饮食起居、服饰习俗和体能心态等特征,中心设置了民族食品加工室、手工艺制作室,为有一技之长的老人提供展现才艺的平台,具备传统马鞍制作技艺的其仁巴图就是其中的一个能人,他制作的马鞍每年能为家里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益。

  此外,中心还设立蒙医药门诊、开设蒙医保健治疗等。设在阿巴嘎旗哈乐穆吉牧民养老服务中心内的慈善超市,面对全旗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人、优抚对象、五保户,特别是中心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着一系列的慈善优惠活动。其中,重点优抚对象和在乡老复转军人及其家属每人发放最高预存500元的购物卡一张,每预存100元即给予100元优惠补贴,低保户和残疾人每预存100元,超市给予20元优惠补贴。此外,超市内设平价区、打折区,还设了免费区,由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提供,让低保户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按需领取。

  如果说,诚心实意的管理令人钦佩,贴心周到的服务令人温暖,那么,一些匠心独运的设施设备,则令人叫绝。

  在哈乐穆吉牧民养老服务中心,不少方便老年人的设施设备都是他们的“小发明”。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中心自主研发的全失能人员触碰式快速逃生门,主要服务于丧失行动能力的卧床老人。现场演示中,护理人员拖动带有轮子的病床,用床的另一头触碰开关后,墙壁上的逃生门迅速打开,将屋内失能人员连床带人移至室外,全程用时不到60秒。据介绍,利用这一方式,可以节约90%以上的救援时间。

   让善行延续让大爱传递让美德传承

  “这是一场好雨呀!”采访临近结束时,飘飘洒洒的草原喜雨渐渐收住,天空逐渐放晴,被雨水洗过的清澈阳光轻抚大地。在习习的凉风中,居住在哈乐穆吉牧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朋友们三三两两地来到院子里,闲坐聊天儿。

  从牧区深处走出来的老额吉、老阿爸,也在孩子们的影响下用上了智能手机。当天,通过融媒体记者为他们安装的内蒙古客户端,他们实时查看着当天的《V现场·直播》报道。日积月累,曾经的牧区生活渐渐走入记忆,被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

  从牧区来到养老中心的老年人不乏多才多艺者,中心经常组织蒙古象棋、沙嘎比赛,组织传统民族文体活动,每年的老人春晚更是雷打不动的项目。日常生活之余,一些“文艺骨干”组织起一支文艺表演队,时常在一起自娱自乐。

  7月15日下午,在活动室里经过一番排练后,文艺队的老人们带上乐器穿戴一新出发了。原来,他们要上门去看望慰问因伤不能出门的老额吉车仁朝,给她送去欢乐。病床前,几个人你拉琴,我唱歌,一首《母亲》演完之后,老额吉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人老了,腿脚不听使唤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还是住在城里好,生活方便,看病方便。”85岁的车仁朝来自阿巴嘎旗吉日嘎苏木,聊起她的腿伤,老人家又一是番感叹,那是在前不久的一次夜间,她不慎摔倒在地,家里人连忙将老人送往医院,半夜三更取钱不方便,医药费一时没有着落,幸好中心设置了5000元的应急周转金,专供住在这里的老人半夜就医时急用,这下派上了用场。

  为传承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哈乐穆吉养老服务公司还设立了“时间·爱心银行”,将中心住户助人为乐的爱行善举以储蓄的形式记录在特制的“存折”上,并将大家的付出核算成现金奖励,可用于冲减下一年的入住费用。

  经常参与养老服务中心的慈善活动的其仁巴图老人,刚刚获得了中心给予的500元奖励。给记者展示颁奖合影时,老人家笑着说:“钱虽然不多,但是这份荣誉很珍贵。”

  为了让老人享受多元化服务,更好地传承弘扬爱心善举和敬老传统,中心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义工团队,招募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并为每位义工建立爱心档案。“最让我得意的一件事儿,就是旗委的哈斯巴雅尔书记主动加入到我们的义工团队了!要是没有哈书记的帮助和重视,我们的事业很难往前走。”邹艳文感慨道。

  给中心的老年人党支部讲党课,结对帮扶几位贫困老人,逢年过节捐款捐物……当记者向这位老人们眼中的“特别义工”问起他的这些义工事迹时,阿巴嘎旗旗委书记哈斯巴雅尔真诚地说:“实话说,感觉做得还不够。我们作为党员干部,作为农牧民的儿女,对农牧民有责任、有义务、更要有感情,不能让任何一位父老乡亲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哈乐穆吉,不只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吴海龙郝斌宝力道黄永锐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