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全国绿化奖章候选人的公示

07.08.2015  19:56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绿化委员会转发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评选工作的通知》(内绿委字[2015]5号)文件精神,经研究,我会推荐乌云斯庆同志为全国绿化奖章候选人,现予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8月7日至8月11日。如有异议,请与发展部联系。联系电话:0471-6930690,联系人:王玉文。

  乌云斯庆,女,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昌煌嘎查牧民。主要事迹详见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

                                                                                                                                                          2015年8月7日

 

附件:

绿染的风采

          ——乌云斯庆绿化事迹

 

  在内蒙古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昌煌嘎查,一位名叫乌云斯庆的蒙古族妇女,SPPA项目04大组组长,用她的胆识和谋略,带领12名姐妹共同治沙造林的故事广为流传。

  为了治沙,老父亲搭上了一条命,他的遗愿,成了乌云斯庆的“心病”

  乌兰温都尔的汉语意思是“红色的大沙梁”,是苏力德苏木(乡)昌黄嘎查(村)最西南的一块大沙,被称为全苏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多年来茫茫沙海,无人敢向它问津。

  1999年12月1日,乌云斯庆父亲巴音耐木扣老人在全家的支持下,在众人的唏嘘不解中承包了这片荒沙,开始走上艰苦的治沙之路,希望让家乡这4.8万亩荒沙早日披上绿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不幸正在悄悄降临,2000年12月15日,长年的心力交疲、积劳成疾,无情地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带着对绿色事业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间。

  老父亲的突然辞世,给了儿子乌拉和儿媳乌云斯庆致命的一击。这时的乌云斯庆勇敢地站了出来,提出吸纳当地妇女联合承包治理大沙的方案。她的倡导得到了周边同组12户牧户、12名妇女的积极响应。就这样,以乌云斯庆为首的13名妇女组成了联合治沙小组,这群娘子军承接父业,真正吹响了进军乌兰温都尔大沙的号角。

  为了治沙,乌云斯庆和姐妹们拧成了一条心。她们的举动,在掌声与非议中撞击

  为了能够治理好这片大沙,乌云斯庆东奔西走,四处筹措资金。13名妇女,每人投资4000元,加上SPPA项目贷款3万元,成立了联户的治沙站。

  2001年春天,大地还没有完全解冻,乌云斯庆就急切地带领12名妇女及其家人进驻到大沙深处,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治沙造林的战斗中。春天的毛乌素大沙漠正是多风的季节,天气说变就变,强力的沙尘暴一场紧接一场的袭来,风沙打在人们的脸上,针扎般疼痛,眼睛也无法睁开;吹在人们身上,站立都无法稳定,更不要说挖坑造林了。有时突然间狂风大作,沙浪滔天,会把她们连人带身上背的苗条刮到坡底,一天下来,人都累得不会动弹了。这时她又想起老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和自己承包时的誓言,重新振作起来,信心也更加足了。每天上沙造林,为了节省时间,她们中午很少回家。饿了,啃块干饼或在沙里硬巴的地方驾灶煮饭吃;渴了,就在下湿地挖个坑喝口又苦又咸的浑浊泥水。茫茫沙海中,她们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呵护着每一株艰难存活的生命,将希望的绿色一点点播撒。经过一个春秋不要命的苦干,一道道沙障树起来了,一棵棵小苗泛出了绿意。一季度完成人工造林4500亩,并在所有造林地块设置了沙障。

  十五年来在治理沙漠中,累计投入资金180万元,加上各类物资的投入,总计投入300多万元。乌云斯庆热情、能干,但她从不蛮干。她常常不厌其烦地向林业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造林大户学习取经,并能结合实际,运用到自己的造林实践中。治沙当中,她们采取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的方法循序渐进,造林树种重点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乔灌木树种,平地硬梁种柠条、紫穗槐,大沙梁上种羊柴、花棒,丘间低地种植杨树、柳树。造林后及时设置沙障,并采用拌泥栽植、袋装栽培、地膜覆盖等节能保墒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十五年过去了,乌云斯庆她们承包的4.8万亩荒沙85%披上绿装,成为全旗“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而乌云斯庆本人和她的家庭,也先后荣获花旗银行全国治沙环保奖称号、全国绿化家庭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等荣誉称号。

  为了致富,她引导姐妹们在观念上发生转变,她们开始向沙漠要收入、要效益

  为了治沙,伙伴们已经是一贫如洗了,怎样才能使大家尽快摆脱贫困,从而实现当初治沙致富的目标,乌云斯庆日思夜想,苦苦思索。终于悟出了一定的道理:深居沙中,不能只是简单的造林拓荒,必须转变脑筋,走出治沙返贫的恶性循环,在加强对现有成果管护的同时,必须向荒沙要收入,要效益,走以林养林、建设养畜之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她和姐妹们积极行动起来,并对下一步做了详细的规划:第一期开发耕地300亩,架电打井配套,发展种植业。一方面继续加强治沙造林,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水地种草,发展养羊、养牛业,育苗为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采收成熟林地的羊柴种子增加收入,平茬利用灌木枝叶为舍饲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饲草料,同时修通造林点与嘎查的路,打通她们今后运送苗木和变卖优质饲草料的通道。她还计划要向股份制治沙公司发展,两年内新增治沙面积一万亩,3-5年内新增水浇饲料地1000亩,新建育肥棚舍一万平米,年育肥出售牛羊1000只,使每个家庭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穿行在乌兰温都尔大沙里,最显眼、最茂密的莫过于那一丛丛垂着绿荫的柠条了,这是沙里生命力最顽强、最耐旱的植物。这不正是乌云斯庆和那些妇女们的真实写照吗?她是那么的朴实平凡,却又是那样的顽强可爱。今天乌兰温都尔的平静,给这片大沙梁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并且继续在这片大沙里相伴着苦乐年华,演绎着绿色传奇,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康庄大道上抒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