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 完善措施 阿盟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深入开展

07.07.2016  15:24

  为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城乡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的医疗困难,阿盟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30号文件精神,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衔接,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发挥医疗救助托底线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一是救助制度城乡统一。我盟自开展医疗救助制度以来,在政策目标、资金筹集、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等方面一直实行城乡统一,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权利、机会、规则、待遇平等。二是扩大救助对象范围。救助对象在原有救助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边缘家庭、重度残疾人、因病致贫家庭以及其他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的对象。三是合理确定救助标准。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患重特大疾病,不设起伏线,住院费用经各种保险报销补偿后,自付费用给予全额救助;城乡低保对象患重特大疾病,不设起伏线,住院费用经各种保险报销补偿后,自付费用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70%救助,在5万元以上的给予75%救助;城乡低保边缘对象患重特大疾病,不设起伏线,住院费用经各种保险报销补偿后,自付费用在5万元以下的给予60%救助,在5万元以上的给予70%救助。因病致贫、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的其他对象,经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核对家庭收入和财产后,自付医疗费超过家庭年收入2倍的给予60%的救助,自付医疗费超过家庭年收入4倍的给予65%的救助。四是资助参保参合。对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和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费用给予全额资助。五是开展日常救助。为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和城乡低保对象中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残疾等级为1、2级的)、重病人员和70岁以上老年人,以一卡通形式每人每年核发300元的医疗救助金,用于日常治疗或购买药品。六是健全“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做到了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目前,我盟“一站式”即时结算定点医院扩大到7个。救助对象在进行医疗保险待遇结算时同步完成低保医疗救助结算,简化了申请审批程序,缩短了救助周期,提高了救助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救助实施效果。

  二、丰富救助内容。一是建立专项基金。盟财政局、民政局制定《阿拉善盟盟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管理使用和救助办法(试行)》,并在盟财政局建立重特大疾病慈善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专户,目前筹集基金296万元,切实减轻困难群众患重特大疾病的就医负担。二是开展医前救助。救助对象急需转院救治的,持有效证件向旗(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凡符合条件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前预付部分医疗费用,待其治疗后到当地民政部门结算,方便救助对象看病就医。三是加强与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有效衔接。我盟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为所有参合参保人员缴纳了大病商业保险,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产生的自负费用经城镇医保、新农合及商业保险报销完后给予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科供稿)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