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大工作调度力度,分类推进各项改革。建立改革事项调度机制,实行改革要点事项周调度,重点、试点改革随时调度。分类推进各项改革,对已经启动实施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抓出成效;对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事项,由牵头部门精心设计方案,尽快启动;对条件尚不成熟且需要等待顶层设计的事项,认真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建议,进入改革事项的储备工作机制。在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方面,巩固扩大大用户直供电政策成果,在去年落实交易电量31.3亿度的基础上,今年又协调落实交易电量52亿度,占全区东部交易总量的90%,为企业节约支出近6亿元。同时,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向社会公布了《通辽市政府各部门行政权力项目汇总清单》,将市级193项行政许可项目压减到61项,缩减率为68%。将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办理的各旗县市区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下放至各旗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只办理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印发了《通辽市企业注册登记项目联合审批及电子化“三证合一”的实施意见》,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340件。
加大工作对接力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自治区经济生态专项小组的沟通,了解上级改革精神和改革思路,及时贯彻落实、及时调整思路、及时上报改革亮点。加强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掌握全市深化改革动态,紧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强与各旗县市区的沟通,搭建与旗县市区改革办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基层改革动态。在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方面,“互联网+”模式的新业态发展迅猛,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科左中旗创建了全国首家黄牛网电子商务平台,上半年交易量达到30万头,开发区辽河镇5个嘎查村整村推进发展电子商务,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企业数量达到140家,实现交易额8.8亿元。
推进改革标准化管理,不断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完善“四本台账”,即经济生态改革总台账、年度要点台账、年度重点台账和年度试点台账。建立改革事项前期研究、方案实施及绩效评估“三项制度”,制定《通辽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专项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会议、公文审批等五项工作制度。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推进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工程,今年集中推进355万亩,现已完成324万亩。四个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重点推进了扎鲁特旗罕山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扎鲁特旗被国家确定为2015年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市851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压减机电井8350眼。科左中旗现代农牧业综合示范区创新机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启动实施,重点开展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奖励约束机制等8个方面改革。经济生态专项小组办公室会同市政府办公厅督查室组成督查组,对经济生态改革要点落实情况和已出台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落实,做到每一项改革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办,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记者阴文娟通讯员赵世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