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从科学饮奶开始

04.02.2015  13:48

  “大家收没收到过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微信:白皮鸡蛋更有营养、吃木耳猪血能清肺、常温奶营养差……作为科研工作者,有义务出来澄清。” 1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乳品营养与健康研讨会上,主办方《健康报》社长兼总编辑王硕的话让与会的近20位资深专家深有同感。专家们纷纷表示,科研工作者有义务把正确的健康知识传递给消费者。

  “根据我们卫计委的第三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我国的国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说明每100名成年人中掌握正确健康知识的不足10人。”王硕表示,奶是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外,老百姓开门第八件事,社会上对牛奶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多误解,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就要从科学普及牛奶知识开始,这正是《健康报》组织这次乳品营养与健康研讨会的初衷。

  “有人问我,牛奶能保存半年,是不是添加了防腐剂?”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秦立强抛出了大家所关心的牛奶保存问题。“其实哪儿有这样的防腐剂,这靠的是无菌包装技术。”在研讨会上,秦立强作了题为《乳制品的健康功效》的报告,他指出,目前常温奶采用先进安全的杀菌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将生鲜乳用135-140℃消毒4秒,然后用无菌包材进行包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牛奶中的细菌,连芽孢也能杀灭,而且外部细菌不能进入,牛奶就可以在常温下安全保存6-8个月。

  不同工艺处理过的牛奶在营养上是否有差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乳制品加工实验室主任张和平用实验数据证实:不同加工工艺的牛奶,在人体从中所摄取的最主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钙的吸收及健康功效上没有差异。维生素B虽略有差别,但人体摄取维生素的主要渠道是水果和蔬菜,不同生产工艺的牛奶中所含维生素对饮用者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什么样的牛奶不安全?放坏了的牛奶不安全!吃了要拉肚子哟。”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路福平教授对牛奶饮用安全问题给出了风趣又通俗的答案。他在报告中指出,牛奶的选择要考虑贮存和运输条件。巴氏奶需要冷链,常温奶不需要冷链,安全系数自然更大。“这就叫风险管理。”路教授表示。

  “科学不能只存在与实验室里,还要走到老百姓中间。”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中国营养学会为鼓励专家们加入科普队伍,专门设立了营养传播奖。“科学工作者就是应该像这次会议上这样,跨学科、跨专业交流研讨,共同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