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出台好政策 大学生创业园里变身“新农民”

22.12.2014  12:30

  在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赛罕区示范基地,外面的天气十分寒冷,但大棚中的巴彦查干却忙得不亦乐乎,他正在精心培育冬季果类蔬菜种苗。作为“老菜农”,巴彦查干已有了一年的种菜经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大部分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者是农学专业毕业,由于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进行过相关的实践学习,他们在种菜方面还比较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我市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也是他们创业的驱动之力。

  从今年至2017年,内蒙古将扶持3.5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带动就业10万人。日前,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大学生万人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从今年起实施“大学生万人创业行动”。按照计划,今年扶持5000名大学生创业;2015年至2017年,扶持3万名大学生创业。

  说起大学生创业,巴彦查干认为大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能够上网获得广泛信息,虽然缺少种植经验,但通过学习、交流、上网查找资料等,再加上和农业技术人员交流也更容易沟通,所以进步还是很快的,这样在农业生产方面就比一般农民具有优势。

  “今年,通过网络了解到外地种菜利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该技术具有提高地温、增加二氧化碳、抗病毒、抗寒等优势,我就开始利用这个技术。”巴彦查干说,他对今年冬天蔬菜的产量充满信心。

  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杨梅,今年在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种植的樱桃小番茄喜获丰收,让她享受到首次创业便收获颇丰的喜悦,这种从荷兰引进的西红柿品种,比普通西红柿价格要贵,由于呼市很多超市都有樱桃小番茄专柜,所以她的樱桃小番茄并不愁销路。

  “租棚免费,水电免费,这就为我们节省了不少创业成本。”巴彦查干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赛罕区示范基地是我市标准化创业园之一,2013年8月投入使用,大学生创业者使用大棚的租赁费用,日常生产所用的水电费、种植大棚承包费、园区管理费、种植技术指导费全部由政府承担。产品宣传推广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费政府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种苗按成本价出售。第一批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还享受到启动资金补贴政策,最高补贴6000元,保证了大学生能够顺利创业。

  我市是全国首批82个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全市标准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已超过10个,此外,从今年10月15日起,我市取消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初始创业时间限制。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引领高校毕业生创业。(首席记者海珍)

[责任编辑 魏莉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