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鸟中大熊猫”追踪:伤势太重 大鸨“走”了

27.04.2016  11:47

   受伤的大 鸨               全媒体记者 齐晓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齐晓英) 21日,本报刊发了《救助“鸟中大熊猫”》一文,之后,很多市民致电本报,想了解大鸨现在的伤势。

  “因为大鸨伤情比较严重,两天前已经‘离开’了。”电话那头,阿拉善左旗森林公安局白警官告诉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在白警官的描述中,记者了解了大鸨生前的一些情况:19日上午,受伤的大鸨被热心群众救助,当天下午,翅膀几乎脱落的大鸨被送到贺兰山林管局野生动物救护站。救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大鸨受伤的翅膀,他们把消炎药物涂抹到大鸨受伤部位,又将菜叶子、胡萝卜等打成糊状,加入消炎药喂食大鸨,并按大鸨的生活习性补充了必要的食物。

  20日,大鸨出现了强烈的应急反应,开始排斥人员接近,并拒绝接受投放的食物,救护人员非常着急。

  在自治区林业厅野保中心的协调下,因在救护大鸨方面有丰富经验,救护人员很快与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取得联系,技术人员详细询问了大鸨的具体救护情况后,在伤痛治疗、喂食技巧、日常护理方面,指导救护员。

  21日,救护人员把注射器针头拔掉,给大鸨强制进食。但是,大鸨在降落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撞击,不仅有外伤,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内伤,精神委靡不振,没有食欲,强制进食吞咽下去的很少。

  22日,大鸨开始不进食,生命体征越来越弱,15时20分,救护人员虽然全力救治,但还是没有挽回其生命。

  “为了使这一珍稀濒危鸟类以另一种形式保存下来,目前,阿拉善盟林业局拟委托相关人员将大鸨制作成标本,并向自治区林业厅请示申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制作统一标识。”白警官告诉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