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内蒙古直属队五分内启动救援 寒冬打捞落水母子

01.02.2016  19:32

  搜救队员在固定绳索。

  隆冬季节,又遇寒潮,队员们施救区域又是荒郊野外的冰面,寒风刺骨,地面温度可达零下30℃。打捞救援行动从8:30一直持续9个小时,直至17:30结束,从早晨出发到救援结束水米未进。

  1月23日,鄂尔多斯杭锦旗杨树村,一位四十多岁吴姓男子用三轮车载八十二岁老母亲,不慎落入黄河。包头红十字蓝天救援内蒙古直属队于1月24日16:00接到经总部转来的家属求助电话,希望蓝天救援帮助打捞遇难者遗体。为此,内蒙古蓝天救援微信平台五分内启动救援,队员纷纷响应报备出勤。

  共有十二名队员参加本次救援任务,队长李海峰与余志明立刻准备救援器材和相关物资。经与家属协商,定于1月25日上午展开打捞救援行动。

  ◆冰层抛钩打捞

  1月25日6:30,内蒙古蓝天救援直属队3车12人集结完毕,驱车赶往170公里外的事发地点。8:30抵达后,由家属带领到落水处察看地形地貌,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具体救援方案。队长李海峰现场指挥,指定风险控制员、安全员专人岗位,确定在安全区域建立安全保护站。

  做好准备工作后,现场打捞搜救工作启动第一阶段,在已知落水点附近及下游10米范围沿冰层边缘进行排查,排查人员在安全绳保护下,沿冰层边缘抛掷打捞钩进行作业。联络官傅钰与队长李海峰冲在了最危险的地方,在接近冰层边缘抛钩排查时,李海峰所在位置冰面发生破裂,落入水中,安全员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收回绳索,将李海峰及为其做保护的傅钰拉回安全地带。天气极寒,顷刻结冰,沾在队服上的水来不及渗入就瞬间变成“铠甲”,穿着这样的“铠甲”,李海峰始终和队友并肩作战,没有离开现场一步。

  ◆登艇河面搜索

  10:00,在第一阶段排查没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救援队启动第二阶段排查方案。第二阶段借用村里的小橡皮艇在落水点下游1.5公里范围沿水流方向的水湾处进行黄河河面搜索作业,每次两人登艇,任务员自身与橡皮艇建立安全保护链接,橡皮艇在船头船尾分别设置了双绳保护系统,保障作业任务员的安全。队员每次两人轮班上艇,在岸上队员绳索的保护下,在落水点下游水域范围往复搜寻排查,冬季黄河两岸结冰导致未上冻的河面水流湍急,下游1.5公里范围水湾是排查重点,探查水域最深处7米,最浅处2米左右,经过十余次的排查始终未果。

  15:00,停止了第二阶段排查,适逢今冬最冷的北极寒潮,黄河岸边冰面每日向河中心延伸1-2米,从家属提供的冰面上三轮车痕迹终点到救援时冰层边缘的距离,蓝天救援队现场开展了第三阶段的打捞排查。第三阶段在家属确定的落水点附近冰面开凿探查冰孔,下探钩进行排查,每个开凿的冰孔设专人看管保护。以最后痕迹方向每隔3米向下游水流方向开冰孔进行探查,在疑似地点共开凿冰孔7个,下打捞钩进行破冰排查,仍然没有探到任何遗体的迹象。

  ◆技术装备缺乏

  时值隆冬季节,又遇寒潮,队员们的施救区域又是荒郊野外的冰面,四周无任何遮挡,寒风刺骨,地面温度可达零下30℃。打捞救援行动从8:30一直持续9个小时,直至17:30结束,队员们为抓紧多进行一次排查,没有安排午餐,从早晨出发到救援结束水米未进。求助家属对蓝天救援队员的无私付出表示十分的感谢,为表谢意想请队员们到家里喝口热水、吃口热饭,被蓝天救援队员们婉拒。

  救援结束后,全体救援队员于晚8时安全回包,联络官傅钰和队长李海峰首先对此次救援作了简短总结,每位队员也谈了对此次救援的体会和建议,并提交了书面总结。傅钰说,“从本次救援行动看出,包头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的志愿服务热情高昂,大家都有人道关怀的情怀,日常的培训和相关训练在本次救援中得到了应用,目前主要制约救援效率的可能就是专业技术装备的严重缺乏,作为志愿者组织经费来源有限。今后希望在扎实练好自身救援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安全教育和公益服务,通过项目开展争取社会各界的公益资金来解决装备短缺,保证这支队伍的活力。”(文/图记者郭燕)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