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京津风沙源项目为山川添新绿

19.11.2015  11:56

  11月8日,牛古吐乡榆树林子村于家沟小流域推土机、挖掘机机声隆隆,一片片低产坡耕地变成了水平梯田,光秃秃的山岗布满水保坑、截流沟,一条5米宽的作业路盘旋在半山腰和山脊之上。这是敖汉旗今秋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项目施工工地一处场景。

  “今秋,敖汉旗落实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项目18000亩,其中修水平梯田2800亩、造林8550亩、封育治理6650亩,修作业路8.8公里,修截流沟27.18公里、谷坊12座,建标志碑3座,建水源工程43处、节水工程19处,主要分布在新惠镇赵宝沟小流域、牛古吐乡于家沟小流域、贝子府镇鸡冠子山小流域。总投资8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32万元”,水保站副站长刘泉负责牛古吐乡榆树林子村于家沟小流域治理项目,他介绍道,“这是一处新老工程结合的项目,治理区沟壑纵横,治理难度大,每天动用推土机、挖掘机46台,工程质量、机车人员安全都不能放松。”

  负责该项目的敖汉旗水利局党委书记刘革新说:“今年的京津风沙源项目区都是新老工程结合,多在石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复杂,土壤肥力一般,治理难度大,治理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梯田一亩顶三亩。”

  水保站站长张吉友介绍说:“针对项目区地貌及土壤条件,采取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立体开发梯级保护,层层建立防护体系。2800多亩梯田都修完了,于家沟小流域1300亩、赵宝沟600亩、鸡冠子山900亩,水源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其他工程都在收尾。”

  项目实施中,水保治理面积累计达37260亩,水土流失治理达78.39%,年拦泥4.94万吨,拦蓄径流35.08万吨,林草覆盖率达63%,提高基本农田的防灾、抗灾能力和生产力,预计人均增加粮食360公斤,发展灌溉面积3463.5亩。

  敖汉旗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老典型,有着40多年治山植树、改造山川及涵养水源的“愚公精神”,并获得“全球环境500佳”、“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县”等荣誉。

  为使敖汉山川更加秀美,敖汉旗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高举生态立旗的旗帜不松劲,山、水、林、田、路、沟综合治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敖汉的山绿了,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讯员张国锋)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