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王补平:让语文教育插上网络翅膀

08.09.2015  19:05

  在三尺讲台上站了20余年的王补平正尝试用微信,为语文教育打开一面新窗。

   让语文教育插上网络的翅膀

  王补平是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师,四十出头,但熟悉他的人喜欢称之为“老王”,学生也不例外。最近,认识他的人在议论一件事,“‘老王’火了!”

  自从2014年2月开通同名微信公众号,王补平的人气就像坐上了火箭,嗖一下,窜得老高。1年多时间粉丝就超10万。

  创办公众号源于王补平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上、媒体间对“O2O”模式的传播、解读如潮水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平日里喜欢上网的王补平看到消费品行业在电子商务的改造下焕发生机,便联想到语文教学,“能不能借助网络的力量,来一次‘课上课下’的融合呢?”

  在亲友推荐下,他选择在微信上小试牛刀。

  “公众号第一次发布的信息是班级里孩子们的几篇习作,我认为写得不错,就发到网络上想让更多人给予点评。”王补平说,结果出人意料,原以为只有班里的一些同学和家长才会关注,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评论,这不仅让孩子收获信心,也坚定了他运营公众号的决心。

  从此,每个清晨王补平都早早醒来,6时更新内容。如今,公众号不仅展示有学生习作、原创随笔,还加入了教育资讯、语文知识、自编题集、要点解析、励志故事和诗歌鉴赏等内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这里集结。

   语文教育的春天来了

  “感觉到没有?语文教育的春天来了。”这是王补平与同事打趣时常说的一句话。虽是玩笑,但发自肺腑。

  某次家长会上,班级的后排坐着一个陌生的面孔,自始至终没有发言,这让王补平有些不解。会议结束,家长们相继离场,陌生面孔却上前握着他的手说:“可算找到你了。”一番交流后,得知这是一位长期关注公众号的律师,因为前段时间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母亲节忆母亲》后被深深打动,专程来拜访。

  王补平告诉记者,如今从学生到家长,对语文教育都格外重视,过去重外语、轻国语的思维有所转变。这一方面缘于高考改革中外语成绩改为多次认定;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人逐渐意识到中文在应用中的重要性。

  “每天梳理网友的评论发现,粉丝多数是家长。大家不仅把我的公众号当作学习语文的平台,还从这里了解到最近的教育资讯。”王补平说,为了增加优质的内容,他关注了全国各地200多个与语文相关的公众号,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将网友们关心的事件、问题梳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的短文,供大家参考。

  为了帮助更多孩子提高语文成绩,从学习中收获快乐,王补平将多年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答题技巧、心得以及自己制作的试卷打包上传到公众号,与人共享。

   希望学生收获知识与快乐

  一位家长曾在文章中这样评价王补平,“每每看到孩子放学回来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就知道一定是又上了一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他不仅交给学生知识,还带给学生快乐;不仅关心学生学习,还注重学生心理;他不仅关爱自己的学生,还关注其他的孩子。”

  王补平的课上总有幽默相伴,孩子们需要准备好一颗坚强的小心脏,等待“老王”的一大波笑话来袭。“有意思,有意义”是他一以贯之的教学方法,允许每一个学生与自己平等对话,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消化能力。

  “学习应当是积极、主动的,教师要扮演的角色不是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如果能够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那么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王补平认为,当前学生普遍课业压力大,怎样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为其减压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王补平直言,想让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老师就得做出榜样:率先跳入题海,摸索出答题技巧;在思想上与时俱进,甚至超前思维,对新生事物保持敏锐嗅觉……只有如此,才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记者 彭源)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