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励志“挖穷根”

15.01.2016  15:42

教育扶贫励志“挖穷根

 

近日,为期两天的“2015极速少年”中国小学生30人31足劲跑大会全国总决赛结束。经过紧张激烈地角逐,贫困地区的巴林左旗哈达英格寄宿制学校代表队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这也是赤峰市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引导励志、树立信心”的成果。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赤峰市教育局局长韩立中这样介绍教育扶贫工作。他说,教育在扶贫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又能够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励志“挖穷根”。

赤峰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争取到自治区扶贫促进会的教育助学项目启动后,1519万元项目资金使3782名教师和学生受益。其中,滋蕙计划560余万元、励耕计划660余万元、润雨计划270余万元。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和旗县区扶贫工作促进会按照相关政策坚持奖励优秀、资助贫困,滋蕙计划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学生,励耕计划资助中小学优秀贫困教师,润雨计划资助幼儿园优秀贫困教师。资金发放“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专款专用,真正把钱用在了实处,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切实为贫困地区的困难教师、学生争取到福利,解决了实际困难,引导了自我励志。

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保证教育扶贫“造血”功能的持续性这一问题时,韩立中表示,在目标上保公平,明确贫困地区教育同国家同步发展的目标,资源配置上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综合配套的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给予奖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同时,实施了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解决了山村教师居住困难问题。

韩立中说,“我们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进行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将教育经费重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倾斜,深化职业教育培训,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便贫困地区孩子上学。加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为贫困地区孩子提供更多纵向流动机会,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

家住宁城县大城子镇四龙村的刘娜大专毕业后,现已在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她告诉记者,通过高中班主任了解了“雨露计划”后,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大三时她申请了该项计划并获得了补助。“雨露计划”对我市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每学年直接补助1500元,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后,继续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和中长期技能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稳定脱贫。“雨露计划”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继续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和中长期培训的积极性,完善了扶贫到户机制,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大部分青年经过职业培训后,在本乡和旗县内进行商业性的农牧业生产服务和客运服务等,做到既不离土又不离乡,比外出打工收入还要高。政府把职业教育放在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一部分能够上大学,一部分转入职业教育,有一技在身,找一份工作,这个家庭就有希望,这也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赤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