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亮剑将好事办好
敢于亮剑将好事办好——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坚信一条:好事办好才惠民。面对自治区全力推进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全市上下的认识是通透的更是深刻的,呼和浩特地区与全国一样,农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区相对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可谓一石四鸟:往小说,加大惠农惠牧政策力度,必然会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往深说,是在积极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取得重大突破;往细说,就是让农牧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往远说,事关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特殊的地域环境,必然会赋予“旗手”的身份——通过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就“十个全覆盖”工程连续两次深入青城寄予厚望,市委、市政府就清醒地认识到,兑现“好事”的结果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好事虚做,好事办成面子事,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另一种是好事没办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够全面不够到位,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还有一种就是好事做实,遇问题不回避,遇困难不躲避,遇风险不逃避,敢于担责、敢于亮剑、敢于改革,众志成城,把好事办成名副其实的惠民之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惠民目标没商量。十指双掌,缺一不可,作为首府,呼和浩特不仅不能拖了自治区的后腿,而且要努力发挥标杆示范作用,遵守规则,兑现承诺,让梦想没有泡沫。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怎么办?如果把市委书记那顺孟和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杰翔在相关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逐一梳理,可以这样归纳:呼和浩特在“十个全覆盖”这场战役中,不仅要在布阵上注重精益求精,更要注重开局上精雕细琢,而且还要站在全区的板块上探索更多的链接、绘制共荣的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