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市民点赞1200个“数字城管”

18.06.2015  12:44

  为了改善城市新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今年,临河区城管综合执法局采取多项措施精心打造数字化城管,解决城区街巷环境卫生、整顿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系列问题,赢得了市民赞誉。

  该局从2015年开始对城区街巷环境卫生进行硬化、美化综合整治。同时,加强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在西区及繁华地带添建30座环保公厕,解决市民如厕难的问题,并将城区不在规划范围内的6座旱厕改造为水厕,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并给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如厕环境。

  此外,为了精心打造数字化城管,去年起,该局整合公安、社区等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开通运行安装在城区各主次干道、街巷口和各小区1200个点位的“数字城管”智能视频监控。

  为了有效解决流动商贩,特别是困难商贩的生计问题,该局新设置了山河湾市场、八一街市场、水源路市场、临狼路市场、曙光停车场市场、绿都市场等临时便民市场,合理引导流动商贩进入临时便民市场或入店经营。生活特别困难的摊贩以及老弱病残摊贩,可持相关证明材料向市场主管人员申请给予优先照顾。针对拒不进入市场、依然沿街叫卖的摊贩,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逾期不停者,将依法对其从事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商品等进行先行登记保存。

  从5月下旬开始,该局在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日常监管、错时巡查、联合执法等方式,对各类市场周边、学校、广场等重要区域的占道经营行为实施不间断式、高强度专项整治,力争做到“还路于民”。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治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强化源头管控,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禁流动商贩沿街叫卖和摆设摊点,并建立由公安城市派出所参与的执法联动机制,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违章行为严管重罚。此外,该局今年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工作,采取划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重点对临河城区烧烤噪音扰民、道路遗撒污染路面、私搭乱建等各类违章行为严管重罚,力争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今年,该局执法二大队先锋中队重新规范整治闲置的绿都新村临时便民市场,力争将附近流动商贩全部规范到此市场内经营。执法人员在市场内重新规划了200多个摊位,每个摊位15平方米,并按照经营种类划分为蔬菜区、水果区、烧烤区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落实“门前四包”中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临河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将与临河城区内8000多家沿街门店(单位)签订《落实“门前四包”中环境卫生和秩序责任书》。

  以前,“门前四包”(包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园林绿化、市政设施)责任制主要在胜利路、新华街等严管街实行,今年,该局扩大实行范围,并主要加强沿街门店(单位)对环境卫生和秩序责任的落实,把城区所有街路两侧门店(单位)全部纳入今年责任书签定范围,同时对不履行责任者作出了具体的处罚规定。同时,责任门店(单位)发现他人有在责任区内乱倒垃圾、乱扔废物等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以及在门前摆摊设点等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要及时劝阻或举报,举报电话:0478-8296000、12319。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