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律师公证

03.02.2016  14:03

        第一,引导组织律师公证队伍自觉服务大局

        一是通过加强培训、检查考核、专项督查、典型示范、会议推动、宣传引导、搭建平台等措施,组织引导律师公证队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做好各领域的法律服务。年内,全区律师办理各类法律事务5.6万件,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事项近30万件,律师公证队伍提供各类免费公益服务10万余件,为服务转方式、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积极的职能作用。

          二是以重大案件专项法律服务为重点,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制定特殊案件协调指导预案,切实加强敏感案件律师指导协调。

          三是推进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部署开展“律师公证送法进农村牧区”、“蒙汉双语公益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广了乌海、通辽等地依托律师事务所开展非公企业法律体检等有效做法,律师公证队伍为中小企业和基层职工群众服务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采取多种措施,年内解决了9个旗县设立第二家律师事务所的问题、5个旗县一人公证处问题,相关地区法律服务资源紧缺问题有所缓解,服务力量得到增强。

          第二,全力推进落实律师公证工作改革任务

          我厅牵头的改革任务中15项涉及律师公证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到年底全面完成了各项年度改革任务。

        一是切实加强试点指导。将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作为全区律师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建立经常性沟通指导机制,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法律服务秩序等方面效果明显。通辽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市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政府聘请法律顾问费用列入了各级财政预算。通辽市司法局在企业、医疗、教育系统普遍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推广两个试点的有效做法,发挥了带动全局的良好效果。

        二是在总结三级全覆盖经验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全区12个盟市实现乡镇、苏木(街道)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区在总体上实现了四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配合自治区监狱局,在全区所有监狱实现了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全覆盖,此项工作被评为2015内蒙古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配合有关部门,参与制定了《自治区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认真论证协商,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全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政策规定。

          三是总结推广了与自治区检察院共同组织开展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经验,年内分别与自治区检察院、高院、公安厅共同制定出台了律师参与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意见,基本实现了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在盟市公检法机关的全覆盖。同时探索建立了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

          四是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针对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协商讨论,8月份,自治区司法厅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厅率先在全国联合出台了《关于刑事诉讼中依法充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对进一步保障律师在会见、阅卷、调查取证和庭审中发问、质证、辩论等方面的执业权利作出规定。

          五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专题调研,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健全我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六是关于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公职律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公司律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两个制度,为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提供政策引导。年初确定包头市公安局为全区公安系统公职律师全覆盖试点,由于客观原因,调整为通辽市公安局,目前通辽市公安局已实现市县两级公职律师全覆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努力壮大两公律师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已审核设立公职律师146名,盟市达到全覆盖;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防范法律风险,全区已审核设立公司律师事务部13家,公司律师48人。

          七是完善公证管理有关扶持政策,依法规范公证管理。自治区公证协会制定了《公证机构财务管理及收入分配指导意见》、《公证员助理从业规范》、《公证复查争议投诉处理细则》、《公证行业自律公约》等行业规范。结合实际,反复调研论证,制定了我区《公证收费标准(讨论稿)》,为进一步规范公证收费提供政策依据。

          第三,切实加强执业监管

          一是组织完成了2015年度检查考核工作。坚持把年检考核作为促进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考核重点、强化所处管理责任,促进了各项管理制度在事务所、公证处的落实。出台相关制度,2015年起在全区全面推行新申请执业律师逐人统一面试考核,对32名不合格人员实行暂缓执业,严把了“进口”;首次实行了律师执业和公证员任职初审情况盟市、旗县公示制度,加强了准入社会监督。

              二是组织开展全区公证行业管理和执业检查活动。以案卷质量、内部管理为重点,共分级检查各类案卷2000余卷,对案卷质量不合格的2名公证员给予暂缓年检、限期整改的处理。

              三是严格投诉查处工作。全年共受理投诉律师17件、公证投诉13件,逐件及时转办核查,重点投诉进行了专项调查,做到了件件有着落,澄清了一批无效投诉,注销2名律师执业证,启动了对1名律师、2名公证员吊销执业证的处罚准备工作。同时,依规调查核处了四项检察建议。

              四是启动律师公证执业诚信信息采集工作。依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平台,完善律师、公证员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执业诚信信息模板,在呼市地区试点基础上,启动了全区律师公证执业信息采集工作,年内适时向行业内和社会公布,为加强律师公证执业诚信监督工作创造条件。

          第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律师公证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部署开展了律师公证“双十佳”创建活动,制定下发了创建标准,着力在全区律师公证行业大力弘扬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的清风正气。在全区律师队伍中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印发专刊,推动解决一些律师存在的违反职业道德、诚信服务意识不强、不严格依法履职等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律师队伍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内蒙古典威律师事务所主任乌妮热被评为2015内蒙古年度十佳法治人物。1家公证处、1名公证员,2家律师事务所、4名律师被评为全国优秀。

        二是加强律师公证行业党的建设。在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开展了“党员律师示范岗”创建活动试点工作。结合年度考核,开展全区律师公证行业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巩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成果。组织开展了全区党员律师信息采集工作,进一步健全了自治区、盟市律师党员信息库。我厅加强律师党建的做法在全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爱德、大成律师事务所抓党建的经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全区作了推广。

          三是大力加强涉俄蒙律师法律服务和蒙汉双语律师人才培养。8月与人社厅在满洲里共同举办中俄蒙经济贸易法律服务律师高级研修班。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将形势政策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知识更新教育与事务所管理培训相结合,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律师骨干队伍的责任意识,优化了管理和服务思路,为加强中俄蒙经贸等合作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顺利完成了律师公证系列职称评审,继续推进律师公证队伍职业化建设。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双语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加强了我区律师、公证员蒙汉双语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引导。目前,通辽市建立了蒙汉双语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部分盟市正筹建中。

          四是集中组织开展了律师法、公证法和诚信执业宣传活动,利用律公之窗专栏、厅门户网站、各类报刊宣传律师公证职能作用,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宣传各地有效做法,年内在各类报刊、媒体刊载专文等20余篇,进一步加强了宣传引导。同时依法妥善处理了2起媒体失实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