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赴内蒙古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采访
21.09.2015 16:15
本文来源: 政府
9月16日,新华社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伯君的带领下参观采访了内蒙古电子商务产业园。
新华社记者此行是为了对金川工业园区创业型企业深入采访,挖掘他们背后的创业故事。金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电子商务办公室主管冀宇翔为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园区目前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四位园区创业企业代表各自为记者讲述了他们那些创业不平凡的故事。
内蒙古中贷金融服务信息有限公司的佘松涛今年刚刚辞去包商银行行长的职位,已经过了创业的年龄,放弃体制内安稳的生活转而创业,这让不少人难以理解。他讲,“我这算是二次创业,在创业人群里应该少有我这样大龄的创业者。”佘松涛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创业,是因为看到了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银行体系中,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很难贷到款,这就造成中小企业的一个困境,贷款难、企业难发展,这些企业为了贷款去找特殊途径,要么有风险要么利息高的吓人,这使他萌生了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中小企业金融公司。经过深思熟虑,佘松涛下定决心做这件事,这是在打有准备的“仗”。在佘松涛的公司里,40人的团队全部来自银行、保险公司、基金、证券、借贷、律师的从业人员,他笑称自己是“高端创业”。针对目前小微企业金融市场,内蒙古中贷金融服务信息有限公司提供6项服务,这在全国互联网金融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成败,我们想让全国看看,这个事情是我们内蒙人做的!” 多年银行从业者的岁月积累,让佘松涛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内蒙古特佰味食品有限公司的郑晓磊今年4月才刚刚成立公司。郑晓磊原本是一位从事艺考的老师,周围有很多开淘宝店的朋友,从而激发了他对电子商务的热情。考虑到现在网店市场并不想当初那样有前景,加之今年阿里巴巴的政策转型,于是郑晓磊决定先从阿里巴巴开始,批发走量把市场先做起来。联系厂家、联系物流,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后,短短几个月,郑晓磊的店占据阿里巴巴销售排名前3位。
内蒙古启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及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都是年轻的创业者,当创业的初衷是为家乡做些贡献。几位电子商务从业者的创业故事,有情怀、有胆识,是当今本土电子商务从业者的缩影,更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中涌现出的典范。
本文来源: 政府
21.09.2015 16:15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