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与“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发展

01.01.2016  12:13

——内蒙古改革发展论坛专家观点摘要

主动引领新常态的“十三五”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蔡常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能否把握、引领好经济新常态,直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胜利。

  党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充分把握了经济新常态的鲜明时代特征,是我们党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顶层设计和实践纲领。《建议》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明确提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境界”的总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在基本原则中强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目标要求中,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并列为首要目标;尤其是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以其为主线谋篇布局,这既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也是我们党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决策。

  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在新常态下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只有把内蒙古“十三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环境与趋势分析透,才能体现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搞好“地方版”的战略谋划,提出务实管用的举措,突破主要“短板”,解决好“成长中的烦恼”,真正把中央规划蓝图转变为内蒙古的美好现实。

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

内蒙古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安静赜

  “经济新常态”既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环境变化的反映,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和政策的基本前提和现实背景,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至关重要。

  怎样认识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愿景、随实践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其突出的表征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实质则是经济增长的方式、结构、动力等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调整期、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定均衡的理想状态,更不意味着中高速增长会自然到来,结构优化升级会自发实现,经济风险会自行消化。“四个转向”的目标是政府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政策取向和愿景,并不意味着在近期的实践上必然实现。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把握、真正适应,特别是能否主动作为、积极引领。

  怎样引领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的原因,有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因素,但更根本的是供给侧生产要素条件变化导致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来自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变化,共同塑造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供给侧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充分配置和利用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实践证明,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单纯通过短期政策刺激需求的效力是有限的,甚至会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因此,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利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才能促进潜在增长率回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我区来看,当前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有市场趋紧、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影响,归根结底也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出路同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有效供给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完成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

以创新增长路径谋划“十三五”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臣华

  “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将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在。我区传统优势正加快向创新优势转换,需要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及管理创新;着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配套优势转变;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兴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提升为竞争优势;着力加快要素集约和优势整合步伐;着力培育新优势、拓展形成发展新空间。

  建立我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必须着眼于从科技创新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发力。

  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需要强化创新的制度和法治安排。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优化政策供给,探索建立创新主体激励与保障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制度,发挥政府和法制在支持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完备的政策支撑,并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二是构建产业新体系,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依托我区产业优势,着力构建“五大产业”的中高端产业新体系;着力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创新组织新体系;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体系。

  三是拓展发展新空间,挖掘区域发展潜能,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要继续围绕培育发展区域增长极,打造“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协同发展与“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长城金三角经济有机联为一体。加快“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赤峰——锡林郭勒——通辽”城镇经济带,协力激发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创新增长路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区供给和需求的两侧均存在结构性单一和不足,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广泛深入挖掘,但生产和消费两侧转型升级潜力和发展空间还都很大,相应投资和消费的动能和需求也十分强劲。

以创新增长路径谋划“十三五”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臣华

  “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将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在。我区传统优势正加快向创新优势转换,需要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及管理创新;着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配套优势转变;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兴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提升为竞争优势;着力加快要素集约和优势整合步伐;着力培育新优势、拓展形成发展新空间。

  建立我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必须着眼于从科技创新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发力。

  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需要强化创新的制度和法治安排。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优化政策供给,探索建立创新主体激励与保障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制度,发挥政府和法制在支持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完备的政策支撑,并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二是构建产业新体系,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依托我区产业优势,着力构建“五大产业”的中高端产业新体系;着力构建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创新组织新体系;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体系。

  三是拓展发展新空间,挖掘区域发展潜能,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要继续围绕培育发展区域增长极,打造“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协同发展与“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长城金三角经济有机联为一体。加快“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赤峰——锡林郭勒——通辽”城镇经济带,协力激发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创新增长路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区供给和需求的两侧均存在结构性单一和不足,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广泛深入挖掘,但生产和消费两侧转型升级潜力和发展空间还都很大,相应投资和消费的动能和需求也十分强劲。

创新驱动是内蒙古发展的必然选择

内蒙古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增建

  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引领,是所有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也是最困难、最具挑战的创新。只有促进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融合,才能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

  内蒙古正在进入告别依靠资源拉动、投资拉动的低成本时代,逐步进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对于过多依赖“成本驱动”并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经济结构而言,内蒙古将面临一轮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摆脱传统的要素拉动发展模式,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创新驱动之路,这是不可逾越的。

  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内蒙古实施创新驱动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艰巨而繁重。我们只有面对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尚处于国内第三梯次靠后位置的现实,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所成效。

  在发展思路上,要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这一主线,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人才为先、遵循规律、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自治区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在发展路径上,要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努力获得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在改革方向上,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科技对外开放上,要全方位利用科技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分享科技成果;在工作部署上,要突出满足经济社会对科技的需求,优先开发关键技术,攻克技术瓶颈,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在政策措施上,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提升生产力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大优化激励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投入等环境的力度,并狠抓落实,使内蒙古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

内蒙古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展望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包思勤

  内蒙古联通俄蒙,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互联互通是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需要。内蒙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以蒙俄为重点,主动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计划及欧亚联盟战略,坚持平等合作、共建共赢,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基于政治互信和文化包容的高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把内蒙古建成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区域。

  预期到2020年,内蒙古与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次区域在产业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早期收获。预期到2025年,中蒙俄次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完善,中蒙俄经济走廊骨架基本形成。与蒙俄经贸合作规模和层次取得突破性进展,次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远景展望,通过长期建设,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活力、最繁荣的欧亚经贸大通道。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推进中蒙、中俄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契合中蒙俄三国发展战略需求。加快构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建设口岸、跨境合作区等开放开发合作平台,更好地促进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全面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业合作,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扩大人文合作领域,加强与俄蒙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加速内蒙古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杜凤莲

  内蒙古服务业体量逐渐扩大,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但传统服务业依然占主体,服务业市场主体明显缺乏多元化。

  结合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础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我区需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节能环保、商务服务和金融业。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

  新常态下,要保障加速内蒙古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战略,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金融、医疗卫生、电信、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发展。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

  必须推进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新型专业市场、微型CBD、现代物流基地、文化商旅综合体、总部基地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完善支持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发展的促进政策和保障措施。推进建设一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平台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共建服务平台。

  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业贷款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服务业企业多渠道融资。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必须培育重点服务业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服务战略,推动服务业品牌建设,加大对企业争创名牌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创品牌、树品牌,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产业竞争力。选择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地方服务业企业作为全区服务业重点企业。

新常态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关区

  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适中、适度的发展,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为中高速,全国及各省市区的GDP增长速度目标为7%左右即可,不用再过分追求、攀比高速增长。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

  农牧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生产周期较长、风险比较高的产业,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同时决定了农牧业经济一般是中低速增长、发展的经济。在追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情态下,由于农牧业及第一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不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往往也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要低,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容易出现轻视农牧业经济发展,忽视、甚至动摇农牧业基础地位的现象。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中低速不再显得慢,而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正是新常态下推动总体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所必须的,农牧业经济发展会更被重视,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会被不断强化。这将更利于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特别是农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利于科学技术进步、推进农牧业创新发展,更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农村牧区绿色发展,更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及均等发展、有效提升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

  新常态下,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与难题,如农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不足,现代化水准较低;农畜产品的加工层次还需逐步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部分农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甚至出现负值;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收入结构欠合理。

  我们要主动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合理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速形成农村牧区及农牧业多元合理的产业体系,优化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农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兴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其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责任编辑 赵静 ]

李纪恒:扎实有力做好我区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李纪恒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正北方网
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正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