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火车站里忙碌的“小蜜蜂”

06.02.2017  20:37

◆马泽轩、 孙圆正在为旅客服务 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郭治华) 再一次来到这里,虽然辛苦又没有报酬,但我就是喜欢这种为大家服务的感觉。”2月5日早上,呼和浩特火车站候车大厅里人头攒动,已经第三年参加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孙圆在服务日志上写道。

  每天早上不到6点,孙圆便走出家门乘坐公交车赶往呼和浩特火车站。集合签到,点名上岗,穿上黄灿灿的小马甲,佩戴志愿者服务证。8点半,志愿者们来到车站的各个角落,孙圆也来到了二楼电梯口,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您好!坐哪趟车?”“您应该在东候车厅2号检票口检票”“手机充电在二楼拐角处,候车厅中间有热水间,洗手间在候车室过道……”所有在二楼候车的旅客都要经过孙圆所在的岗位,有疑问也总是愿意向身边这个笑眼弯弯的小姑娘询问。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2点半,孙圆几乎不休息,相同的话语要重复上千遍,各次列车在哪个候车厅在哪个检票口已经烂熟于心,解答旅客咨询、服务重点旅客、向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传授经验,孙圆奔忙在进站口、候车厅、检票口、天桥、站台这条路线,熟悉得仿佛在自己家一样,小伙伴们都笑称她为“风一样的女子”。

  同样是春运志愿者“老人”的马泽轩,已经对志愿服务工作轻车熟路了,在售票厅针对老年旅客、赶时间旅客、误车旅客等不同类型旅客主动提供车票导购服务,细心、主动接受旅客咨询,诚心、主动回应旅客关切,并且积极将无法处理的问题向车站售票员反映。“志愿服务工作带给我最大的快乐是在帮助旅客后获得的。”马泽轩对前两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帮助过的一家三口记忆深刻,丈夫是盲人、孩子患有先天性眼疾,妻子一人陪同,还携带着数件行李,行动十分不便,他看到后召集小伙伴们把一家三口送上了列车。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