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贴近百姓 尽显民族风情——内蒙古、新疆2015年春晚侧记

23.02.2015  11:15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题:欢乐贴近百姓 尽显民族风情——内蒙古、新疆2015年春晚侧记

  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彭源、符晓波

  “内蒙古的春晚让我望到了蓝天,闻到了草香,体会到了少数民族幸福、欢乐、和谐的多彩生活。”来男友家过年的安徽籍姑娘王超还没见到真正的草原,便被荧幕里精彩的表演陶醉了。而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让能歌善舞、爱热闹的新疆人有机会从幕后走到台前,草根自创、百姓参与的新疆网络春晚,已成为春节期间新疆百姓期待的一场“重头戏”。

  2月17日,201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春节晚会《蔚蓝的故乡》在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频道播出。晚会的现场被设计成蒙古包内部的样式,坐在现场,如同置身蒙古包中一般。

  一首绚丽的《春来了》首先拉开了晚会的序幕,随后,舞蹈、相声、小品等不同艺术形式的节目轮番登场,让人目不暇接。

  “一挂鞭炮响了千年,如今更炫更炫更炫;一杯热酒敬了千年,如今更暖更暖更暖……”歌舞《过年》透射出浓浓的年味儿;“青城的焙子羊杂汤,呼和浩特的烧麦老作坊,集宁的莜面玻璃饺,卓子山的熏鸡红透着黄……”歌曲《内蒙古好味道》以说唱的形式历数内蒙古各地美食,曲风欢快、形式新颖,赢得现场观众一片赞誉。

  晚会上,最具民族风情的节目是歌舞《长调》,舞蹈演员们随着悠扬深远的长调歌声翩翩起舞;在众多蒙古族歌舞中,穿插其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悠远深邃的声音,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2015年的内蒙古春晚以《蔚蓝的故乡》为主题,总导演刘钦说:“我们的春晚不奢华、很低调,没有阵容强大的明星大腕,重点把握三个感情:一是农牧民对羊年的感恩之情;二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手足之情;三是全区人民对国家日益昌盛的骄傲之情。

  内蒙古春晚可谓是一个草原文化的大拼盘,每一个节目都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多民族的精品节目交相辉映。刘钦说,为了更贴近老百姓,不少节目的演员邀请非专业人员担任,实现了多民族融合、平民办春晚的目的。

  新疆网络春晚以“攒劲新疆 中国梦想”为主题,包括歌舞、相声、影子舞、沙画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节目内容紧贴百姓生活,充分展示了一年来新疆的发展变化。

  两个多小时的节目,大部分都是由草根艺人、网络达人自己创作的。“背起行装,离开爹娘;吃着干馕,一路风霜……”在网络春晚上,这首描写新疆20万干部下基层的原创歌曲《最后一公里》唱出了新疆公务员和老百姓的心声。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徐忠诚是2014年首批驻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驻村的经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写出的歌词同时也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整场网络春晚艺术形式多样,同时更突出新疆地方特色。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的演奏家帕尔哈提用吉他演奏《十面埋伏》别有一番风味。而过去一年通过“中国好歌曲”“星光大道”等走红的新疆草根艺人马条、王娜菲,还有本土明星阿不拉江等都一一亮相,为观众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成名作。

  春晚总导演、武警兵团指挥部政治部文工团团长石明介绍,今年的网络春晚保留了鲜明的草根文化特点。草根明星展示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才艺,更展示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他们对流行文化、对新的艺术形式的包容胸怀代表着新疆人的精神,传递着正能量。

  两个多小时的晚会节目目前通过录播已上传至天山网、亚新网、虎鱼网等新疆各大网站,以及国内著名的土豆网、优酷网等共10余家网站。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